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口语交际 《讨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讨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辩论、争论、评论的不同。 2.明确讨论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遵守讨论的规则,能积极与他人进行讨论。 3.在讨论中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讨论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积极主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子路说完,孔子微微一笑。冉有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曾皙说向往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的生活。等几个弟子说完,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同学们,在这个故事里,孔子和弟子们围绕什么话题在讨论?对于四位弟子的见解,孔子是怎样的态度呢? 2、“讨论”解读 1.什么是“讨论”? 明确:“讨论”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就某些问题与他人进行讨论,寻求共识或解决问题。 2.讨论参加者一般有哪些人?每人的职责是什么? 明确:组织者巧妙引导 ;汇报者摘要陈述;记录者记录梗概;参与者坦诚友好。 3.常见的讨论方式有哪几种? 明确:讨论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商讨和争论。通过商讨和争论可以达到增进理解、达成共识、明辨是非、化解矛盾、拓宽思路、加深认识的目的。讨论的气氛要和谐,发言的语气要委婉亲切。 常见的讨论方式有三种:自由式讨论、分组式讨论、答辩式讨论。 (1)自由式讨论:围绕议题,自由发言,不限定发言的时间、内容,发言的形式多样。 (2)分组式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议题展开讨论。这一讨论形式适合所有学生参与的讨论话题。人人都可以发言,都可以参与辩论,都能对他人的发言提出质疑。 (3)答辩式讨论:如同辩论的形式,围绕一个话题,以正反两个不同的观点展开答辩,答辩双方围绕着辩题各抒己见,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由于目的、内容、场合的不同,讨论还可以分为很多类型。 4.讨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明确: (1)善听多思,理解发言实质。 (2)真诚坦率,语言文明得体。 (3)围绕话题,阐述有理有据。 (4)良性互动,力求取得共识。 三、讨论原则 (一)比较辨识,明确讨论的三大原则 1.比较辨识之一:讨论=辩论? 网络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正方:我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是有利的,理由如下。一是网络可以开阔视野。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青少年在网上浏览网页、认识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二是加强对外交流。青少年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三是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反方:我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是有害的,理由如下。一是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掺杂了很多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二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将对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击,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三是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了学业。 小结: 交流、讨论是围绕一个议题展开,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即使有辩论,总体方向也往往是一致的,最终目的往往也是共同的。而辩论是双方朝相反的方向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压倒对方为胜。切忌把讨论变成漫无边际的聊天、把讨论变成辩论。 原则一:紧扣议题,有的放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