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测量风力大小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上节课研究的风的方向,这节课紧跟上节课内容,研究风力的发小。 教材第一部分是问题与假设,讨论如何判断风的大小。第二部分“探究与结论”,先认识风力,通过观察风力等级对照表,感受风力大小的不同,从而引出用风力计测量风力大小。第三部分是反思与评价,检查自己对风力的理解程度。第四部分应用与迁移,自制简易风力计,检查对风力的掌握情况。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完成《测量风向》学习,掌握基本气象观测方法(如工具使用、数据记录),且对风力已有直观感知(如树叶摇动程度、头发飘动等),能区分"微风""大风"等生活化描述。但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需通过实物观察(如蒲福风级图)建立风力等级概念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风力是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 科学思维:能够根据风力等级对照表,感受风力的大小。 探究实践:学会正确使用风力计测量风力大小;能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风力计的制作。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自然、动手实验,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蒲福风级表(0-12级)中各级风力的特征表现;规范操作风力计测量风力大小。 难点:能够根据简单现象估测风力大小,同时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风力计的制作。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维度评价标准等级( √ )自评互评师评科学概念理解能准确描述风力等级(0-12级)对应的自然现象特征(如3级红旗展、8级树枝断)优秀/良好/待改进工具操作能力规范使用风力计:选点无遮挡、保持仪器水平、记录3次取平均值优秀/良好/待改进实践探究能力能根据自制风力计(乒乓球+量角器)的倾斜角度判断风力等级优秀/良好/待改进数据记录与分析完整记录测量时间、地点、现象(如9:00操场红旗飘扬,风力3级)优秀/良好/待改进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问题与假设教师活动1 一、视频导入 1.课件出示视频 2.揭示主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判断风力大小。 课件板书:测量风力大小 二、问题与假设 课件出示图片 师:风有时大,有时小,我们平时如何来判断它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风力大小的问题。学生活动1 通过观看视频,初步感知风力,了解风力,感知风力是有大小的 了解本课主题 生提出有关风力大小的问题活动意图说明:利用动态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知风力差异,引发“如何量化风力”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结合日常观察提出假设,为后续学习铺垫。环节二:探究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教师活动2 1、认识风力及风力的大小 课件出示动图 师解释: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师: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分为18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 课件出示图片 师: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 课件出示儿歌,加深对风力大小的理解 2、认识风力计并进行测量 课件出示图片 师解释:这是风杯式风力计。为了准确地知道风力大小,人们常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 师:当风吹过风杯时,风力会使风杯旋转,计数器就会显示出风速,从而测量出风力的大小。 小结:风既有方向,又有大小。一般来说,风速越大,风力也越大。 师:我们可以拿着风力计到操场上测定风力的大小,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在“风力测量记录表”中 课件出示记录表 3、反思与评价 课件通过填空的形式,检查大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给自己完成的学习内容打上“√ ” 课件出示 学生活动2 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老师的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