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用气球摩擦头发,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 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纸屑 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带电的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 1. 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棒相互排斥 都是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 2.用毛皮分别摩擦两根橡胶棒,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橡胶棒相互排斥 都是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 3.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不同。 人们还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表示;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表示。 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吸引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 南北朝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了辨别真假琥珀的方法:“琥珀,惟以手心摩热拾芥(吸引芥子,芥子指微小物体)为真。”该辨别方法的原理是( ) A.摩擦生热 B.摩擦起电 C.分子之间有引力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 2.如图所示,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橡胶棒C带____电,小球B带____电,小球A_____。 负 负 不带电或带正电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 。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 注意: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人们制成了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简易仪器:验电器。 1.验电器的作用。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带的电荷越多。 不能直接判断物体是带正电还是负电。 3. 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D 1. 原子的核式结构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有内部结构。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所带电荷量为e =1.6×10-19 C (带最小负电荷的粒子) 2.摩擦起电实质 当两物体摩擦时 失去电子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电荷的转移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那么摩擦后的毛皮带什么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而毛皮失去电子,故摩擦后的毛皮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那么毛皮和橡胶棒中,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