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2343

20 肥皂泡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5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肥皂泡,教学设计
  • cover
20.《肥皂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廊”“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正确书写“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游戏的,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的有序及细致,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插图等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语文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交流周末玩的吹泡泡游戏。 2.揭题读题: (1)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作家冰心奶奶也吹过肥皂泡。 (2)简介冰心(联系资料袋) (3) 今天我们就走进冰心奶奶小时候的故事。读题。指导书写“皂”:强调“七”的横笔写法,竖弯钩要圆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 (1)教师检查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梳理全文:冰心奶奶在回忆吹肥皂泡的事情时,具体回忆了哪些画面呢? (三)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1)游戏承载着我们的快乐,我想这几个画面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吹肥皂泡的过程”了,就让我们走进第三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读正确。 ī①随文学习多音字“和”。 ②数一数,本段有几句话,学习第一句。 2.小组合作学习吹泡泡过程。 抓“方法是”“然后”“再”三个先后顺序的词,说吹肥皂泡过程 ①再读第一句,找出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然后、再———补充首先) ②把这三步变成不同颜色的字,请三个学生分别读一读吹肥皂泡的过程 ③每一步当中,作者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学生用△标出具体动作 ④小结:作者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准确、清楚地写出了吹肥皂泡的过程,观察真仔细。写得真有趣,难怪冰心奶奶说———(回扣中心句)课件出示中心句: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⑤完成作业本第三题。 ⑥师生合作朗读“吹肥皂泡”过程,感受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 3.学习第四自然段,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会泡泡之美。 (1)示句子: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①教师引读:肥皂泡吹起来了———(齐读出示的句子) “五色的浮光”指什么 “轻清透明”写出了肥肥皂泡的什么特点 (预设:“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 ②指名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及时评价。 (2)出示句子: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过渡:肥皂泡要想玩得好,还需要扇,(板书:扇)扇肥皂泡很有讲究。 ①师生合作读出示的句子。 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也想美美地读一读这四散分飞的小泡泡,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好吗 说说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薄脆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①多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扯”((找近义词);“颤巍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你从“颤巍巍”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串串脆薄的肥皂泡,很快就要散裂了)引导读好“颤———巍———巍”.“光影零乱”。(借助图片,猜一猜词意) ②引导学生想象这“颤巍巍、光影零乱的大肥皂泡”,再读这句话。 ③请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教师及时评价,并小结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④拓展联读:冰心奶奶通过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泡的色彩美和形态美,难怪冰心奶奶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