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测试 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8个小题,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 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 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 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掩饰 披蓑戴笠 淅淅沥沥 翻来复去 B.沐浴 喜出望外 小心冀冀 煞有介事 C.急燥 美不胜收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D.诀别 呼朋引伴 混为一谈 疲倦不堪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次任务中,邱麟辉和战友驾驶飞机冒雨升空,面对咄咄逼人的外国军机,他们实施连续机动,做好战斗准备。 B.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的活动中,回顾伟人对历史的重大贡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C.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 D.“终于在今天看到了满意的答卷!”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取得圆满成功,让中国、印尼铁路建设者们喜出望外。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小说《背影》等。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辞的区分。尊称对方的女儿可用“令爱”,谦称自己的女儿可用小女。 C.《世说新语》是唐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由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D.《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编写而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通过“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学习,使老师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C.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好的劳动教育让人终身受益,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就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 ②好的劳动课注重实践,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③一堂好的劳动课,还要注重教育效果 ④上好劳动课,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②①③⑤④ 7.经典诗文默写与赏析。共14分 (1)在自然美景中,读“①_____,风正一帆悬”,我们感受到春潮涌涨的浩渺开阔;而读“②_____,小桥流水人家”,我们则感受到郊野秋日的萧瑟。 在人间真情中,读“③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江行水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而读“④_____,应傍战场开”,我们则感受到诗人对饱经战乱的百姓的同情与对和平的渴望。⑤_____,⑥_____是李白对故友王昌龄被贬谪的关心、思念与惆怅。 在思考启迪中,孔子认为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是:“⑦_____,⑧_____。”孔子运用生动的比喻修辞告诉我们,对待人生富贵的正确态度是:“⑨_____⑩_____。(每空1分) (2)赏析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 【甲】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甲】诗是曹操北征乌桓途经碣石山时所作。开头两句直陈其事,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对象;中间六句写所观之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