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3704

5.《人应当坚持正义》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4101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人应当是坚持正义 —柏拉图 语言目标 文化目标 审美目标 思维目标 素养目标 了解苏格拉底人生轨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 探讨苏格拉底立身处世的法则,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领会苏格拉底的论辩逻辑,学习其生动活泼的“劝说”艺术。 理解 “正义”理念的内涵,把握住思想内涵。 走进作者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 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 作品介绍 《柏拉图对话录》,柏拉图代表作之一,是他对话系列的统称。古希腊哲学在公元前六至四世纪发展到高潮,柏拉图的三十篇对话录,是最具特点的散文体裁。这种文体记述了当事人的对话。 《柏拉图对话录》选收的四篇由古希腊语直接译出,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思想、生活和谈话,其中所探讨的问题,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和方法的最集中的缩影。 自我研习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的主要作品有《对话录》《理想国》《法律篇》 《柏拉图对话集》是柏拉图代表作之一,是其对话系列的统称,记叙了当事人的对话,是最具特点的散文体裁。选收的四篇文章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思想、生活和谈话,其中所探讨的问题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和方法的最集中的缩影。 古希腊“三哲”: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虽然后世对他的基本定义是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但其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神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以及法学,早已经不囿于任何一门具体的学科。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是师承关系被称为“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的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的思想。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逃跑的建议,饮毒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相同。 苏格拉底论辩艺术———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接生婆,从母亲的接生工作中,苏格拉底得到启发。产妇生产时虽然需要接生婆的帮助,但婴儿毕竟是产妇自已生出来的,因此原理和结构也只能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寻。教师在这个时候能做的只能是像接生婆帮助产妇那样,帮助、启发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发现真理,而绝不是代替他们。 “助产术”是苏格拉底的论辩艺术,即面对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层层深入的反问和反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思想的影响,从而放弃自己原来的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观念,这种论辩艺术被称为“助产术”或“产婆术”。 阅读文章,请感受这种论辩艺术! 补充资料 苏格拉底式对话 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氏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