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43849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高二历史 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83403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食物
,
历史
,
经济
,
必修
,
选择性
,
2019
(
课件网
)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第1课——— 生产关系的变化 01 03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目录 CONTENTS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02 01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人类的早期生产与生活 (一)渔猎采集经济时期 1.食物来源 人类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2.生产工具 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 人类的早期生产与生活 (一)渔猎采集经济时期 3.生活方式 逐水而居,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提供大部分食物。 人类的早期生产与生活 (二)原始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 人类的早期生产与生活 (二)原始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东亚 西亚 中美洲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7000年前,河姆渡人已经开始饲养猪和狗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居民种植小麦和大麦 9000年前饲养绵阳和山羊 玉米、甘薯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 人类的早期生产与生活 (二)原始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意义 1.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人口增长。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2.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1)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2)农业和畜牧业分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3)原始音乐、文学、宗教产生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天文、历法 (2)数学和其他学科发展起来 据考古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摘编自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 02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一)概况 西亚的 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思考:四大文明古国在分布上有何共性?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二)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1)食物生产:种植大麦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等 (2)社会生活:王室和神庙拥有大量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拥有部分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租给佃户。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三)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 古埃及人利用纵贯全境的尼罗河资源种植大麦、小麦、亚麻、橄榄、葡萄等,饲养绵阳和山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古埃及文明。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四)中国 北方:粟麦农业区 南方:稻作农业区 食物生产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四)中国 社会生活 商和西周: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种。(千耦其耘) 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为经营模式的小农经济形成。 秦汉以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重视水利建设,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体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四)中国 社会生活 生产工具 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秦汉普及 汉代播种工具耧车 唐代曲辕犁(成型) 灌溉工具 东汉翻车:也叫龙骨水车,人力为动力来源 唐代筒车:水力为动力来源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五)古希腊 (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根据地区特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或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2)社会生活: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主要由奴隶完成;斯巴达人将被征服者变为奴隶,承担所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5张PPT)(2025-11-0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32张PPT)(2025-11-01)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共21张PPT)(2025-11-01)
第17课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5张PPT)(2025-11-01)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教案(2025-11-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