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3864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共21张PPT) 高二历史 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2429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食物,历史,经济,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课件网) 选必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原始农业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选必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 1 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原始农业) 课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 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采集渔猎 骨器(尖状挖掘器) 石 球 在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绝大多数时间是以采集、渔猎为生,这种智慧利用现成的天然产品的经济活动被称“攫取经济”。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烧 骨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从采集到生产 材料一:1930年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曾将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有色骨骼和鹿角”带到巴黎博物馆,请该馆矿物研究室的人员对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骨、角标本上的黑色物质并非有色金属的污染,而是燃烧的结果。 生产工具以木、石、骨器为主;学会使用火; 社会特征: 材料二: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比此后任何时候都更为平等,其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当时的女性对于团体获得食物的贡献不说大于男性,至少也是同等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御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惟先有其备而以群聚耶 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 ———《吕氏春秋·恃君览》 1.采集渔猎 女性地位突出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从采集到生产 (一)采集渔猎 社会特征: 群居、采集渔猎,迁徙 社会特征: 材料四: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虽然占主要地位,但因动物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很大,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因而采集和捕鱼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 (1)时间: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 (2)特点: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处于渔猎采集阶段。 (3)表现: 食物来源 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 生产工具 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 生活方式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妇女地位 生育和抚养后代,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从采集到生产 (一)采集渔猎 早在农业革命之前,人们已普遍知道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就像在哥伦布航海之前人们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一样。现已查实,现代的原始人对农业毫无所知,但对当地植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却非常熟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从采集到生产 (二)原始农耕与畜牧 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教材P3 概况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和大麦的原产地 距今约9000年前,已饲养绵羊和山羊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居民饲养猪和狗 美洲 中美洲则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特点: 多元中心; 独立发展; 受地理环境影响大; 多样性; ……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从采集到生产 (二)原始农耕与畜牧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从采集到生产 (二)原始农耕与畜牧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第一次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