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4335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45159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学 习 目 标 · 熟知杜甫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风格,明 晰本节课所涉诗歌的创作背景。 · 掌握通过把握古典诗歌里意象,来体会与 品味诗歌意境美的方法。 · 领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情绪,感悟其忧 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担任过工部侍郎,故又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古代杰 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这 些作品真实呈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以及百 姓的困苦生活。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与李白齐名, 世称“李杜”,被尊称为“诗圣”。其作品风格以沉 郁顿挫为主,“沉郁”体现为情感深沉蕴藉,“顿挫” 表现为情感起伏转折。 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士,自号少陵野老。因 杜甫自幼受传统儒家文化熏陶,胸———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的政治理想。二十岁时前往吴 越游历,二十三岁到洛阳参加科举却未中第,而后北游齐赵 之地,并在此期间与李白相遇。这一阶段是他创作的积累期, 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画鹰》等,此时期诗风 浪漫豪放,契合盛唐气象。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 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放荡齐赵间,裘马 颇清狂”(《壮游》)“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望岳》) 等诗句,都能体现这一时期的风格与他的抱负。 走进杜甫 走进杜甫 天宝五载(746年),杜甫前往长安谋求官职。次年,唐玄宗 诏令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城应试,然而李林甫设下“野无 遗贤”的骗局,致使所有应试者落选。这成为杜甫人生与创作 的转折点。他经历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的屈辱生活,也正是这段 经历,让他透过社会表面的繁华,看清了朝廷的黑暗腐朽。 “杜陵布衣”“少陵野老”的自称便始于此时。历经诸多挫折后, 直到天宝十四载(755年),他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 位。此时期,杜甫周旋于社会土层,又深入接触下层百姓, 开始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其富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之路由 此开启,代表作包括《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等。 走进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人与百姓一同流亡,将家安置在鄜州 后,独自前往朝廷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在此期间,他 写下《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 江头》等诗,这些作品成为反映“安史之乱”的珍贵一手资料, 也标志着他进入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他密切关注时局变化,及 时在诗中反映重大事件。次年,杜甫冒险逃离长安, 抵达陕西 凤翔,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 的状态拜见 皇帝,被任命为左拾遗(从八品上)。后因营救房琯触怒唐肃 宗,最终受房琯事件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北征》 《羌村三首》“三吏”“三别”等作品,代表了他现实主义创作的 巅峰水准。 走进杜甫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去官职前往秦州,自此远 离朝廷,踏上贴近民众的道路。这年年末,他进入蜀地, 在成都市郊建造草堂定居,度过了几年相对安稳的时光。 期间因军阀混战,前往梓州、阆州等地避难。 大历三年 (768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蜀地, 一路漂泊辗转, 最终在从长沙前往岳阳的舟中病逝。此时期,他虽身处 田园,却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愈发深刻,诗歌艺 术也更为成熟。《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秋兴八 首》等皆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年五十七岁的杜甫,生 命已步入倒计时,仅余两年时光。彼时,他处境艰难,生活凄 苦,且年老体衰。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 (今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