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7714

23 女娲造人 备课教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79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女娲,造人,备课,教案
  • cover
23* 女娲造人 上课素材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传统神话,依托于道教,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神话故事有《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等。 1.语言运用:积累“澄澈、神通广大、眉开眼笑”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思维发展: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3.审美鉴赏: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4.文化传承:激发想象力和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 复述女娲造人的经过,理解女娲的形象。 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课文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提问法、分组讨论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的传说吧,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女娲造人的传说,相信大家也曾有所耳闻。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文体知识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2.生难字词 (1)字音 开辟(pì)   女娲(wā)   莽莽榛榛(zhēn)   揉(róu) 掘起(jué) 掺和(chān) 澄澈(chénɡ chè) 绵延(yán) 蓬勃(pénɡ) 气概(ɡài) 灵敏(mǐn) (2)词义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疲倦不堪】形容疲乏到难以忍受的地步。堪,忍受。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灵机一动】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思考问题。 1.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点拨:讲故事应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2.梳理出故事的情节。 点拨:女娲造人的缘由———女娲造人的过程———女娲想出人类繁衍的方法 3.主题思想。 课文以大胆新奇的想象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人民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同时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的人类母亲的勤劳与智慧。 4.文章结构。 女娲造人———勤劳 智慧 伟大 造人原因———孤独寂寞 造人方法———揉泥成团 挥藤洒泥 繁衍生息———男女配合 5.技巧分析。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中先后写了女娲造人的三种方法:一是用手捏黄泥;二是挥藤洒泥;三是分出男女,让他们自己繁衍后代。这三种方法中,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了第一种方法,后两种方法则一笔带过,十分简略。这是因为第一种方法最能体现女娲造人的创新精神,是其他两种方法的基础,且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2)语言流畅,清新质朴。作者运用流畅的语言叙述了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生了造人的念头。她“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这些语言没有雕琢的痕迹,显得清新质朴,“笑”“假装生气”“灵机一动”“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等词语把女娲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天真、质朴。 四、理解内容 把握情节 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点拨:女娲觉得这世间有些荒凉寂寞,感到非常孤独,她忽然灵机一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