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对训练(二)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说明:本
组卷网,总分42分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需要的实验操作有_____(多选)。 A.调节滑轮使细线与轨道平行 B.倾斜轨道以平衡阻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静止释放 D.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经正确操作后打出一条纸带,截取其中一段如图2所示。选取连续打出的点0、1、2、3、4为计数点,则计数点1的读数为_____ 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30 s内共滴下61个小水滴,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选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水滴滴落的周期是_____ s。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 m/s。 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所用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_____。 A.直流220 V B.交流220 V C.直流8 V D.交流8 V (2)某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清晰纸带,截取了其中一段用刻度尺(单位:cm)进行测量,在纸带上标注了A、B、C、D、E、F、G共七个计数点(每两个点迹标注一个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取计数点A对应时刻为0。其中计数点E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 _____ cm,小车加速过程中DF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这一速度表示小车通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并将其描在坐标纸上(其中B、C、D、F四个点已描点完成)。请同学们在坐标纸上拟合图线,并求解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2025·四川内江高一阶段诊断)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交流电频率是50 Hz),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以下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选项中: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各个速度值如下表。计算出B点速度的大小_____。 vB vC vD vE vF 数值/(m·s-1) 0.479 0.560 0.640 0.721 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 (3)根据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 5.(源自鲁科版教材改编)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请你在图乙xO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