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8290

4《花之歌》课件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460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花之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花之歌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字音方面,强调“硕、啭”是翘舌音;“娑”是平舌音。词语解释方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苍穹、冠冕、祭献、馥郁、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的情感,以此不断摸索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指导,让学生在大声朗读和实践中,把文本读通,读熟,感受散文和诗独特的音韵美。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和阅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笔下的花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花,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背景知识,交流“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的含义,领悟作者是在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表达运用: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学生习其言,悟其法,仿写他物,可谓是读写联动,相得益彰。 菊花 桃花 郁金香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 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他的 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 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并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 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 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 文学成就: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 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主要作品:《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他人评价:纪伯伦是贫苦出身,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冰心 写作背景   《花之歌》选自《泪与笑·组歌》,《组歌》共五首:《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花之歌》和《幸福之歌》。纪伯伦年轻时曾遭到驱逐,与故土的被迫别离,生活的困顿潦倒,并没有冷却他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淡化他对理想的追求。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对理想寄寓深切的依恋之情。《组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部分(1~4):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 第二部分(5~7):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花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课文中的“我”指谁? 花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大自然的话语 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星星 高洁夺目 花开了 花又开 花的外形 由课文语句想到花的什么?课文描写了花怎样的形象? 花谢了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友谊的象征 天地的关爱中长大 诸元素之女 一生短暂芬芳 礼品、冠冕、献祭 寄托人类情感,对人类无私奉献 夏天长大 秋天枯萎 春天开放 怀念的象征 爱情的象征 汲取营养 作者由花想到了什么?描写了花怎样的形象? 高洁美好 积极向上 花开花落 大自然的话语 季节代言 花的外形 星星 高洁夺目 四季形态 诸元素之女 短暂芬芳 美好寓意 礼品、婚礼、祭献 无私奉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拟人 欢迎、送行 每天充实快乐 摇曳、呼吸 与世界和谐相处 作者由花想到了什么?描写了花怎样的生活和理想? 生活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