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体式多样,风格各异。 《诗经》和《楚辞》是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汉乐府继承《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词是古典诗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通过本单元的研习,可以增进对古典诗歌体式和源流的了解。 学习本单元,要围绕“诗意的探索”展开研习,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还要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第一单元导读 单元 学习任务群 人文主题 语文素养 课文 写作 第一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诗的国度:体察古人的情感和生命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传统浸润和审美体验;继承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经典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研习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1. 借助诵读,探寻诗意,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 2. 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 对作品内容、风格和表达作出恰当的评价,认识古典诗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 4. 撰写鉴赏文章,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水平和议论性文章的表达能力。 1.氓/《诗经·卫风》 离骚(节选)/屈原 2.*孔雀东南飞并序 3.蜀道难/李白 *蜀相/杜甫 4.*望海潮(东南形 胜)/柳永 *扬州慢(淮左名 都)/姜夔 (文学发展史的次序) 撰写鉴赏文章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可见,爱情,酸甜苦辣。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之名篇《氓》,去领略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吧。 浪 漫 追 求 无 悔 相 思 忠 贞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卫风 壹 了解并识记《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 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及文意。 贰 叁 品味诗歌细节,体会赋比兴及其艺术效果,感受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肆 分析女主人公形象特征,探究其悲剧根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氓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 氓,指农民百姓,本诗代指男主人 题目解读 补充: 古代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文学常识 《诗经》的由来 《诗经》 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