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8896

2.2 第1课时 分子 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5135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学科,学年,2025-2026,教师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1课时 分子 知识点1 分子是什么 1.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 2.下列图示是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3.在玻璃管两端的胶塞内,分别放置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小团棉花。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观察到大量黑烟 B.反应生成了氯化铵 C.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说明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空气经液化、蒸发获得氧气的过程中,氮分子变成氧分子 知识点2 分子有什么特性 5.(广西中考)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6.将密封好的薯片从平原地区带到高原地区时,包装袋鼓起。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质量变大 D.分子间间隔变大 7.把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在一起,结果总体积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0 mL,这说明__ __;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久了就不见了,这是发生了__ __变化,此变化说明:(1)__ __;(2)__ __。 8.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氯化钠 B.汞 C.氨气 D.氩气 9.(广西贵港期中)下列四种现象用分子知识解释时,有一个和另外三个不同,它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加压条件下可装入40 L的钢瓶中 10.微观变化决定了宏观特性,下列以生活中的“水”为例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装满水的塑料瓶比空塑料瓶更难被挤压变瘪: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隔 B.乙醇溶于水: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C.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1.(广西钦州月考)化学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 (1)水银温度计随温度升高示数变大,原因是__ __。 (2)由图1推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 __。 (3)由图2可知,水分解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 __(填微粒名称)。 (4)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 __。 12.如图是氢气(H2)和氯气(Cl2)在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 __(填字母)。 (2)写出变化①的符号表达式:__ __;该化学反应中最小微观粒子是__ __(填微观粒子符号)。 (3)变化②是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其微观实质是分子的间隔变小,可以采用增大压强、__ 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变化③是__ 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科学探究与实践)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__;实验结论是__ __。 (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 __;混合均匀后,分子__ 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__。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__ __。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1课时 分子 知识点1 分子是什么 1.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分子是最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