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1609

17《孤独之旅》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002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孤独之旅,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7 孤独之旅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 2.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环境描写。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天堂虽好,是城里人的,而不是我们的。” “城市没有我的家,我是孤独的“外地人”。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即使有再多好吃的东西,我都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孤独是生了一大堆儿女,到老了却没有一个留在身边。” 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字词积累 撩( )逗 扎( )成把 撅( )断 旧茬( )儿 戳( )破 凹( )地 liáo zā juē chá chuō āo 置之不理: 朦朦胧胧:   厚实: 歇斯底里: 一落千丈: 丰富、富裕。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故事链接 一心想发大财的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得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出一笔更大的钱来。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的春天,他又筹集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 整体感知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少年杜小康 失学后 孤独艰苦的环境 (鸭群 芦苇荡 暴风雨) 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迅速地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思考故事情节 开端:家道破落 辍学放鸭。   发展:放鸭芦苇荡 孤独难熬 高潮:遭遇暴风雨 勇敢搏斗 结局: 杜小康也“长大”了 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历程,填写下面的表格。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细读感悟 第5段: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的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茫然和恐惧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恐惧 第21段: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害怕和胆怯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恐惧 害怕和胆怯 第28段: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孤独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