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2496

5.2《边城(节选)》课件(共7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75468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沈从文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这是一曲牧歌,哀婉而动听; 这是一幅画卷,美丽而宁静; 这是一件艺术品,可观赏而难以触碰。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沈从文,了解写作背景及创作动机。 赏析景物特点,了解风俗习惯,感知风景美、风俗美。 赏析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总结翠翠、爷爷等人物的形象特点,感知人情美。 在了解古老的风俗习惯、分析质朴的人物性格基础上,探究作品主题。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写的便是湘西边地小城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边城,一起感受湘西边地那青山绿水的风景美,古朴和乐的风俗美与纯朴真挚的人情美吧。 课堂导入 预习任务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京派作家群”发起人。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 原始古朴的人性。 - 沈从文(1902--1988) -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 中篇小说《边城》 长篇小说《长河》 走近作者 代 表 作 京派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沈从文、周作人、废名、萧乾、朱光潜等。之所以称之为“京派”,是因为该流派作家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 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拥有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既具有现实主义气息,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文学常识:京派作家 知识链接:散文化小说 一种表现出明显的散文特点的小说。这类小说呈现给读者的多是 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 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特点:①淡化情节。在散文化小说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 ②虚化人物。传统小说理论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散文化 小说却故意淡化人物的性格,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③营造意境。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所谓“气氛”, 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 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只身闯北京,去北大“蹭课”。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想上大学。连新式标点都不懂,自然考不上,也上不起,只好在北大“蹭课”。而北大竟然也让这样的人“蹭”。一边苦读,一边写作。 ◎不懂标点符号,竟成著名作家。1924年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初涉文坛。到1948年,出版小说、散文、文论等共70多本,是中国最多产的作家。 ◎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1928年,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应聘上海中国公学讲师,竟受到校长胡适赏识,让他讲授“小说写作”和“新文学研究”。后来又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1988年,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生平 其作品以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于一炉,展示湘西民性的粗犷强悍、民风的淳厚朴实,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作 家 作 品 苗汉土三家血统 走南闯北的边城浪子 活在都市的乡下人 没有文凭的北大教授 01:湘西生活 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 02:都市生活 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