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2850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10-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2407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编版,统编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不流血的手段”是指(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德意志统一 D.法国大革命 2.有学者指出,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 A.《大宪章》的颁布 B.议会制度的出现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昭示了殖民地和英帝国“分离”的正当性,但并不必然包括现实的建国方案。完成这一重任的是美国(  ) A.独立战争 B.1787年宪法 C.南北战争 D.门罗宣言 4.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出现了拥护领导人当君主的现象。克伦威尔拒绝了议会的要求,而拿破仑接受了元老院的提议担任皇帝。这是因为(  ) A.启蒙思想传播程度不同 B.要建立的政治制度不同 C.都受国家传统力量影响 D.都受当时国际环境影响 5.“宁肯方案复杂一点,事情麻烦一点,办事效率低一点,也绝不让大权在握的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这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加强中央集权 B.主张权力制衡 C.完善民主制度 D.治国理念落后 6.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以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向妥协。“转折”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B.《人权宣言》发表 C.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787年宪法的颁布 7.“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完全解放被压迫的农奴 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 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 D.具有保守和进步的两面性 8.日本明治维新中能够体现“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 A.富国强兵 B.殖产兴业 C.四民平等 D.文明开化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7世纪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可以说英国启蒙运动是在宪政制度已经确立的情况下,与法国相比,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的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18世纪的法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上专制腐败,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专制主义国家,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桎梏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启蒙运动的典范。 ———摘编自王洪斌《启蒙运动与历史环境》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情况,对法国资产阶级是一个很大的刺激。这更促使他们迫切要求取得政权……英国革命的政治文化则给启蒙运动以强大的推动。从18世纪初到法国大革命前,约有210位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及科学家到英国访问考察,他们赞赏英国的社会制度,特别崇拜英国哲学家与政治思想家洛克的思想理论。 ———摘编自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启蒙思想家关注领域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一、二,概括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的关系,并以英、法两国的史实加以说明。 10.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在世界的优势在于(  ) A.君主专制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君主立宪制度 11.英国议会于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凡非出生在英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