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3601

第九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九)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课件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996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单元,第九,练习,纲要,中外
    单元质量检测(九)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表为《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一书的最后一编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第12章的章节名应为(  ) 第四编 全球国际体系的嬗变(1945—2000年) 第10章 全球分裂 第11章 三个世界的博弈 第12章 (一)苏东剧变和冷战终结 (二)信息革命和世界经济巨变 (三)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国际政治体系 A.多极化与全球化时代 B.冷战时代的世界 C.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某一重要经济体,成立于20世纪末。该经济体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中国是其重要成员国。它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表现。该经济体应该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二十国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3.下图为全球100强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资产、销售和就业上占总公司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A.国际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B.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扩张 C.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D.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加 4.为了“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实现“贸易自由流动”,资本主义国家(  ) A.组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加大了对消费需求的刺激 C.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5.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西雅图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围绕亚太经济合作的基本方针所展开的讨论中,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7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被称为反映亚太经合组织精神的7个关键词。这表明(  ) A.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区域政治一体化 B.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合作原则受到肯定 C.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平等互惠 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稳定 6.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办的《金融与发展》杂志上曾发表文章指出,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至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国际资本流动占GDP比重从5%猛增至21%,国际贸易占所有贸易比例从39%上升到59%,居住在非出生国的人口增长了25%以上。这体现了该时期(  ) A.逆全球化浪潮的暗流涌动 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D.全球化的阻力来势汹汹 7.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美国CPU(中央处理器)的产量占全球的92%,系统软件产量占86%。全球共有13家顶级的域名服务器,其中美国就有10家。据此可知,信息化(  ) A.激化了主导权的争夺矛盾 B.恶化了世界发展的环境 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提升了美国经济竞争力 8.下表是学者对文化、文明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文明冲突论” 世界上的许多冲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强势文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 “文化自觉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A.前者符合文化应求同存异的主张 B.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论调的纠偏 C.强势文明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D.意识形态争端是国际冲突的根源 9.有人说:“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10.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显示,1967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14.9,到1987年这一比例扩大到1∶20.3。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A.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频发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D.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11.在1991年9月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