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4363

1.2《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64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7805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6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左丘明(约公元前556—约公元前451),鲁国都君庄(今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一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儒学奠基人之一,被孔子称为“君子”,被后人尊称为“文宗史圣”和“经臣史祖”,并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 作家———左丘明 左丘明 (前502年~前422年) 左丘明为齐国开国之君姜子牙二十一世孙,祖父为春秋著名史官“左史倚相”。出生于史官世家,与孔子所处同一时期,且关系密切,为了编撰史书,左丘明曾与孔子一同拜见周太史。春秋末期,左丘明曾任鲁国太史一职,相传,左丘明为解《春秋》而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而后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出了《国语》一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开创了中国国别体史书先河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 作家———左丘明 左丘明 (前502年~前422年) 《左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据记载,《左传》是左丘明为解孔子所著《春秋》而成,主要依据《春秋》编纂而成,故而也被后世称之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春秋》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作品———《左传》 《左传》涉及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之间250多年的历史事件,包括春秋历史的政治、历史事件、礼制、典章制度、军事、外交、文物、文化、语言、地理等领域。而且此书除了客观的记录历史事件外,还在其中加入了作者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历史借鉴,它是中国古代尤其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宝库,堪称春秋时期的百科全书。 朱熹曾在《春秋》三传中(《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特别强调应该通过《左传》来探求“春秋大义”,认为《左传》与《春秋》一样是“明义理,切世用”的经典著作。 作品———《左传》 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最大的编年体史书)等。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编年体 常识积累 史书的类别 以国家为中心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别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纪传体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的史书体裁。如《汉书》等。 《汉书》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断代体 常识积累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古代爵位制度 称呼 自称 臣 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尊称 子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敬称 执事 指的是办事的官吏,是对对方的敬称。 谦称 寡人 诸侯王、国君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秦晋围郑 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原因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1、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2、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原因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