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太 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重点)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一、师生交流,激发趣味 1.师生交流。 (1)导入:你知道哪些关于太阳的故事和传说呢?试着给大家讲一讲。 (2)课件出示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相关配图,引导学生交流。 2.激发趣味,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补充知识:太阳的一生会经历出生、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和死亡这几个阶段。太阳诞生于几十亿年前,现在太阳正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可以继续燃烧约50亿年。然后,太阳的温度会越来越高,发生极度膨胀,逐渐失去光芒,最终死亡。 (2)面对太阳,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一篇说明文———《太阳》。 (板书课题: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太阳写了哪些内容? 2.反馈字词预习情况,正音辨形。 (1)引导学生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和写字需要注意的问题。 识字方面,提示学生:提醒学生注意“摄”应读shè,不要错读成niè,可以结合“摄氏度”一词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殖、炭”可以通过形近字辨析帮助识记,如“殖一值”“炭一碳”。“疗”可以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或者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组词“医疗、治疗、疗效”等帮助识记。 写字方面,提示学生:“摄、殖、粮”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提醒学生“摄”右半部分中的第一个“又”的捺要变成点;“殖”右半部分“直”的里面是三横;写“粮”时,左半部分“米”末笔捺变点,避让右半部分“良”。“炭、杀、菌”为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比例,“炭”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菌”字中,“禾”的末笔捺变点。“区”要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 (2)选取三个易错字,讲解笔画顺序,带领学生书写。 ①“摄”:共有13画,笔画顺序:横、竖钩、提、横、竖、竖、横、横、横、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捺。 ②“菌”:共有11画,笔画顺序:横、竖、竖、竖、横折、撇、横、竖、撇、点、横。 ③“殖”:共有12画,笔画顺序:横、撇、横撇/横钩、点、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 3.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预设:第1-3自然段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第4-8自然段是说明太阳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追问:作者是如何把这两部分连在一起的呢? 预设: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点拨:这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体悟写法,理解文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在文中找到课后第二题中的例句,想一想作者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出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2.学习列数字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课件出示句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换词对比,体会列数字的表达好处。 ①提示学生关注画线部分和加点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