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西建筑比较 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人们对物质和自然环境认识的差别,社会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精神层次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北京天坛 中国园林 所体现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的观念。自然式建筑特点与“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 江南民居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布达拉官 非对称自由聚合布局。建筑的整体统一感及与环境的谐调。对建筑高度的夸大与神秘、攫人的艺术感染力。 布达拉官 埃及金字塔 巴黎圣母院 罗马圣彼得教堂 集中式平面和穹窿屋顶。单纯、简明的造型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气质。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印度泰姬陵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01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线索,把握中国建筑的特征。 2.细读相关片段,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激发对我国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3.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01 知人论世 02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学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的学术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 知人论世 身份与成就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开创者 中国古建筑保护者 知人论世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梁启超 林徽因 林洙 梁思成 夫妻 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梁从诫、梁再冰 夫妻(师生) 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第一任 第二任 父子 人物关系 梁思成 林徽因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初期,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告,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知人论世 研 究 象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 显著特色 中国建筑 的 特征 研 究 方 向 探究重点 字音字形 墁地 轮廓 额枋 斗拱 抱厦 柁墩 帷幕 正脊 门槛 接榫 穹窿 戗兽 纯粹 如翚斯飞 màn kuò fāng gǒng shà tuó wéi jǐ kǎn sǔn qióng qiàng cuì huī lǐn 檩 问题探讨:1.理清文章的整体结构。 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 任务一: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梳理文章行文思路。 02 整体感知 1、读文本,列提纲,概括文章文章内容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总) 第二部分(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 第三部分(14-17段):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递进) 第四部分(18-20段):提出了“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提倡发扬光大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总) 整体感知 03 文本分析 03 1.阅读第一部分,中国的建筑体系有什么特点? 日本寺庙 韩国景福宫 越南顺化皇城 故宫 曲阜孔庙 承德避暑山庄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最近代。三千五百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成型较早 创新发展 世代相承 明确:文本第一部分,分别从空间(地域,分布广大)和时间(历史,历史悠久)两个角度概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形成和特点。 阅读第一部分,中国的建筑体系有什么特点? 2、筛选要点,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完成表格。并分析每处使用的的说明方法 序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