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5朱德的扁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雨 红色物件 今天我们以“红色物件”为视角学习伟人朱德的一个故事。学完,请同学们以小讲解员的身份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任务一: 字词闯关———走进伟人纪念馆。 zhū (朱门) (朱红) dé (品德) (德行) biǎn (扁担) (扁豆) dàn (重担) (担子) tóng (同志) (同学) zhì (志气) (立志) 会认字 wǔ (队伍) (行伍) dí (敌人) (敌军) gēn (根本) (树根) jù (根据) (据说) chōu (抽空) (抽打) dǒu (陡峭) (陡直) xié (草鞋) (皮鞋) téng (心疼) (疼痛) jìng (敬爱) (敬礼) 识字游戏———收集粮食 朱 德 扁 担 同 志 伍 敌 根 据 抽 陡 鞋 疼 敬 一起去挑粮。 会写字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独体结构 同 志 军 敌 常 非 每 战 士 戴 音序:T 部首:冂 结构:半包围 组词:同志 同伴 同学 陪同 不同 同时 大同小异 笔顺: tóng 音序:Z 部首:士 结构:上下 组词:同志 志气 立志 志向 志同道合 雄心壮志 笔顺: zhì 音序:J 部首:冖 结构:上下 组词:军队 空军 红军 冠军 军训 将军 千军万马 笔顺: jūn 音序:D 部首:舌 结构:左右 组词:敌人 敌对 敌视 仇敌 势均力敌 所向无敌 笔顺: dí 音序:C 部首:巾 结构:上下 组词:常常 时常 正常 往常 非常 常识 常客 习以为常 笔顺: cháng 音序:F 部首:非 结构:左右 组词:非常 非凡 是非 无非 莫非 除非 非同小可 笔顺: fēi 音序:M 部首:母 结构:上下 组词:每次 每当 每天 每人 每每 每时每刻 每况愈下 笔顺: měi 音序:Z 部首:戈 结构:左右 组词:战斗 战友 战争 作战 战士 战无不胜 背水一战 笔顺: zhàn 音序:S 部首:士 结构:独体 组词:战士 士兵 士气 壮士 烈士 巴士 勇士 有志之士 笔顺: shì 音序:D 部首:十 结构:半包围 组词:穿戴 佩戴 爱戴 拥戴 戴帽子 戴眼镜 张冠李戴 感恩戴德 笔顺: dài tóng zhì hóng jūn dí rén shēng chǎn cháng cháng lái huí fēi cháng zhàn shì yí kuàir bái tiān 同志 红军 敌人 生产 常常 来回 非常 战士 一块儿 白天 读写词语 词语搭配 挑起 穿着 戴着 草鞋 斗笠 粮食 学习任务二: 课文详解———聆听伟人故事。 1. 读课文,了解当时的背景和形势。(第1自然段) 课文详解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时间 地点 背景:井冈山会师 形势:严峻 本课主人公 注意断句,读好下面的长句子。 课文详解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2.挑粮难。(第2自然段)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1)找出战士们挑粮上山的原因。 需要粮食 粮食不多 挑粮 (2)找出体现挑粮难的语句。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路远路陡,非常难走。挑粮困难重重。 路远 路陡 挑粮这么困难,“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共甘苦。(第3自然段) (1)战士们争着去挑粮,朱德同志又是怎么做的呢?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和动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