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8437

7.1 物质的溶解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51351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学科,学年,2025-2026,教师
    7.1 物质的溶解 知识点1 溶解 1.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B ) A.奶粉 B.食盐 C.花生油 D.面粉 2.(广西南宁一模)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 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 3.(江苏苏州中考改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B.溶液中溶质只能是固体或者液体,不能是气体 C.溶液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D.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A正确;溶质能是固体或者液体,也能是气体,如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错误;溶液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C错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液体,如蓝色的CuSO4溶液、浅绿色的FeSO4溶液等,D错误。 4.(创新实验)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C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除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5.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 (1)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__NaCl__;溶剂__H2O__。 (2)硫酸锌溶液:溶质__ZnSO4__;溶剂__H2O__。 (3)盐酸:溶质__HCl__;溶剂__H2O__。 (4)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溶质__H2CO3__;溶剂__H2O__。 (5)铁与硫酸铜溶液恰好反应所得溶液:溶质__FeSO4__;溶剂__H2O__。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溶剂是水。(5)铁与硫酸铜溶液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亚铁,溶剂是水。 知识点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6.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食盐 D.蔗糖 7.(广西钦州一模)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B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氯化钠 8.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试剂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CaCO3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CuSO4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NaCl__。 9.(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豆浆、可乐是常见的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1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试管①②中试剂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试剂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B ) A.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B.氢氧化钠和水 C.硝酸铵和水 D.锌粉和稀盐酸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锌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二者有气体产生,气球鼓起,但是不会恢复原状;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气球变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到室温,气球又恢复原状。 11.在水中滴加红墨水后振荡,得到液体①;再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乙醇,得到液体②,振荡后得到液体③。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液体①、②、③都是溶液 B.液体②的现象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C.液体③的现象说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D.该实验说明溶液的溶质可以是液体 12.(教材实验素材)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 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 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 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同种溶质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