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9453

05 第一单元成果展示 语文 七年级上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448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一,单元,成果展示,语文,七年级
  • cover
第一单元成果展示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朗润(rùn) 着落(zhuó) 棱镜(líng) 花枝招展(zhāo) B.酝酿(niàng) 贮蓄(zhù) 池畦(wā) 淅淅沥沥(xī) C.应和(hè) 澄清(chéng) 窠巢(kē) 咄咄逼人(duō) D.黄晕(yùn) 静谧(bì) 粗犷(guǎng) 争先恐后(kǒng) 解析:A项,“棱”应读“léng”;B项,“畦”应读“qí”;D项,“谧”应读“m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建壮  娇媚  卖弄  屋檐 B.舒活 化状 吝啬 凄冷 C.宽敞 喉咙 伦墩 干涩 D.高邈 嘹亮 造访 草垛 解析:A项,“建”应为“健”;B项,“状”应为“妆”;C项,“墩”应为“敦”。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草坪上,孩子们恣意奔跑;一群穿得花枝招展的大妈忙着拍照片发朋友圈。 B.滨河公园中,成群的天鹅在河面上悠闲地游弋,它们拍打着修长的翅膀,时而展翅滑翔、轻盈踏水,时而引颈长鸣、呼朋引伴。 C.在宪法学习活动竞赛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纷纷举手抢答,快速敏捷的答题速度、准确无误的答案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D.面对蛮横的肇事司机,交警以咄咄逼人的语气据理力争,最终将其说服。 解析:“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与交警据理力争的语境不符。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分) A.全国低碳日之际,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科普宣传,让低碳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营造出全民参与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氛围。 B.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C.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就一定能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D.通过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 解析:B项,不合逻辑,“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响声”,可在“发出”前添加“树叶”;C项,成分残缺,可在“水更清”后面添加“的美丽中国”;D项,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或“可以让”。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细腻、生动的笔调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等景物,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运用丰富的联想,实写景物,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D.《雨的四季》描写了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解析:这两句诗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6.默写。(6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2)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7.综合性学习。(4分) 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无形地运行着,犹如流云逝水,去而不归。但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春夏秋冬多姿多彩的美景。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情怀。 (1)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请欣赏下面几幅图景,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描绘你的感受。(2分)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图一,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