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0850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时3 )基本事实三——角边角 课件(17张PPT)初中数学冀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138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边角,八年级,2024,教版,数学,初中
  • cover
(课件网) 13.3 课时3 基本事实三———角边角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 通过动手实践理解并掌握基本事实三———角边角”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 会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角边角”和“角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想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该怎么办? A B    活动1.如图,在△ABC和△A′B′C′中,∠B=∠B′,BC=B′C′. ∠C=∠C′.把△ABC和△A′B′C′叠放在一起,观察它们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探究一: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本事实三与判定定理. 思考1:说说它们重合的原因. 思考2:由它们重合,说说还有什么条件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1.将△ABC叠放在△A′B′C′上,使边BC落在边B′C′上,顶点A与顶点A′在边B′C′的同侧.由BC=B′C′可得边BC与边B′C′完全重合.因为∠B=∠B′,∠C=∠C′ ,∠B的另一边BA落在边B′A′上, ∠C的另一边落在边C′A′上,所以∠B与∠B′完全重合, ∠C与∠C′完全重合.由于“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所以点A与点A ′ 重合.所以, △ABC和△A′B′C′全等.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证明书写格式:在△ABC和△A′B′C′中, ∵ ∴△ABC≌△A′B′C′(ASA). 要点精析: (1)相等的元素:两角及它们的夹边; (2)在书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要把夹边相等写在中间. 1.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一定和 △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 C 活动2.完成列证明,并由此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图,在△ABC和△A′B′C′中, ∠A=∠A′, ∠B = ∠B′,BC=B′C′. 求证: △ABC≌△A′B′C′.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已知),(等量代换). 在△ABC和△A′B′C′中, ≌(ASA).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定理简写成“角角边”或 “AAS”. 已知:如图,AD=BE,∠A=∠FDE,BC∥EF.求证:△ABC≌△DEF. 活动.选择合适的方法证明下面两个三角形全等. 探究二: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本事实三与判定定理的应用. 问题1.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可以推出两个三角形 的那些等量关系? 问题2.根据这些等量关系可以用哪个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AB=DE,.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事实三———角边角. 已知:如图,AD=BE,∠A=∠FDE,BC∥EF.求证:△ABC≌△DEF. 活动.选择合适的方法证明下面两个三角形全等. 探究二: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本事实三与判定定理的应用. 证明:(已知), (等式的性质).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在和中, ≌(ASA). 全等三角形基本事实三与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求解策略: 确定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找它们的夹边,如果夹边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夹边不好判断,可以转化为对边. 1.如图,某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4块,现在要到玻璃店配一块 与原来完全相同的玻璃,最省事的方法是(  ) A.带①和②去 B.只带②去 C.只带④去 D.都带去 C 2.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 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 B.AC=DF C.∠A=∠D D.BF=EC C 3.如图, AC , BD 相交于点 O , OB = OD ,要使△ AOB ≌△ COD ,添加一个 条件是 .(只写一个) ∠ B =∠ D (答案不唯一)  4.已知:如图,∠ABC=∠DCB,BD,CA分别是∠ABC,∠D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