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狼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 ) 苫( ) 少( )时 尻( )尾 黠( ) 缀( ) 奔倚( ) 假寐( ) 瞑( )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意暇甚 (2)屠暴起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用文中词句回答问题。 (1)前狼假寐的姿势是: (2)前狼假寐的神态是: (3)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4)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5)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6)点明主题,发表议论的句子是: 6.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十二属相”又称“十二生肖”。 B.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与之对应的十二地支为代号,来命名各个时辰。 C.丑时为凌晨3时至5时,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D.古时候,为了让平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纪年法。 7.学习了《狼》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的动物,它经常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你写出一到两个,同时写出关于狼的成语,并说说它们在词义上有什么相似点。 故事: 成语: 相似点: 阅读提升 课内精读 读课文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 (2)一狼洞其中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静以修身 B.其一犬坐于前 于我如浮云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人不知而不愠 D.止增笑耳 六十而耳顺 10.下列对“其一犬坐于前”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2.概括文中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课内对比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①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匠作象虎②,取虎皮蒙之,出于牖③下。狐入遇焉,啼而踣④。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⑤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呴⑥而前,攫⑦而噬之,颅磔⑧而死。 (节选自刘基《象虎》) 【注释】①詟(zhé):恐惧,害怕。②象虎:老虎模型,木偶。③牖(yǒu):窗户。④踣(bó):跌倒。⑤驳(bó):传说中的猛兽名。⑥呴(hǒu):同“吼”。⑦攫(jué):用爪子迅速抓取。⑧磔(zhé):裂开。 13.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