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1421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课件(共31张PPT)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日期:2025-10-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73263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上册,九年级,法治,道德,学年度
    课题 2.1 创新改变生活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 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本框题从感性认识出发,以“运用你的经验”入手,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看到生活处处有创新,再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从国家的发展来谈创新的价值及重要性。 学情分析 创新的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有趣的创意”上,要升华到国家的未来,创新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必须重视本课的内容。本课备课难度一般,需要课前收集各种创新的案例,让学生从生活中“有趣的创意”出发,逐渐发现创新的真正内涵,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要落实到国家层面,落实到与改革的重要关系。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政治认同】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0)【道德修养】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3)【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5)【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了解时政。(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5)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创新? 教学难点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方案一:【新闻链接】神舟二十号!太空会师!“神舟二十号”: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教师引导】观看我国航天成就的新闻时,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和想法?【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教师总结】看到自己国家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心情非常激动。一方面感受到科技创新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感受到科研技术专家们的艰辛。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努力去发现创新、感受创新、实践创新!争取日后为国贡献自己的才智!【拓展知识】播放视频:空间站成就回顾①:发射问天实验舱空间站成就回顾②:天宫建成、再次出舱方案二:【运用你的经验】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跟大家分享下。【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教师总结】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播放最新时政视频,让学生体会科技创新的魅力,并引出本课创新的话题,并未后续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知识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课本上运用你的经验的素材,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创新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方案一和方案二采取哪一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灵活选用。 新课讲授 一、感受创新环节一:【教师引导】贯彻下列图片,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并出示知识点。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P15(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 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 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 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环节二:【热词解读】大数据、AI、物联网、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等【教师引导】观看视图片,了解目前热门的创新热词。【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