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2229

单元小结 第六单元 控制燃烧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00673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九年级,2024,教版,化学,学年
    单元小结 第六单元 控制燃烧 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即可实现灭火。( ) 2.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 3.燃烧一定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但是发光、发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 ) 4.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 5.水灭火时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也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6.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 7.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 ) 8.发现天然气泄漏,开灯查找原因。( ) 9.混有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引起爆炸。( ) 10.实验室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 11.收集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 12.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 13.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熄灭,证明已集满。( ) 14.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 15.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的用途,只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 16.干冰是固态的水。( ) 考点1 燃烧与灭火 1.(山东济南中考)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不慎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考点2 化石燃料与空气污染 2.(广西贵港中考)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石油 D.煤 3.(广西贵港中考)我国提出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下列为实现该目标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B.开发氢能源汽车 C.露天焚烧秸秆做肥料 D.使用新技术捕集、利用二氧化碳 考点3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4.(北京中考)用如图实验研究CO2的性质。 (1)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 __,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__ __。 (2)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__ __。 5.(湖南岳阳中考)某同学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帮他完成下面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CO2,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 __(填字母)。        【实验步骤】验证集气瓶中CO2气体已集满的方法:__ __。 【反思交流】结合实验,你认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__ __(写一条即可)。 6.(内蒙古赤峰中考)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 __(填“单质”“氧化物”或“有机化合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烷(CH4)和X。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你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 __。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性质是__ __。 (4)环保角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对策是控制CO2的排放量。请你提出一项可行措施:__ __。 7.(广西柳州柳南区模拟)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为课题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1)能利用碳的燃烧获得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吗?写出你的分析:__ __。 (2)能利用稀盐酸、稀硫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钠的组合制二氧化碳吗? 选择试剂,小明对三组试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试剂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__ __组试剂,该组试剂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