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2462

36 专项突破提升(四) 语文 九年级上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672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项,突破,提升,语文,九年级
  • cover
专项突破提升(四) 古诗文阅读 (一)(2024·保定涿州市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C) A.题目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即白居易。 B.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被贬谪、遭弃置的内心的辛酸和愤懑。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了他长期被贬的无限辛酸和悲凉。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解析: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整体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抛开人生悲苦,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请对这首诗的颔联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案:颔联运用典故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以及回到故地怀念旧友、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句中的“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 C.“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词人的忧伤。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解析:“写词人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表述错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我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 4.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2分) 答案:因为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也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两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解析:“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不是纯然写景,诗人看到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的景象,怀乡的情思油然而生。 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的羁旅孤寂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2023·赤峰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塞路初晴 雍 陶 晚虹①斜日塞天昏②,一半山川带雨痕③。 新水④乱侵⑤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注】①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②昏: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③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④新水:雨水。⑤乱侵:到处流淌。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诗歌前两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重点照应了“初晴”,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三、四句写雨水在长满青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