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1、经济根源 殖民扩张 海外贸易 圈地运动 英国煤矿中的运煤童工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 工业化早期阶段,欧洲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沉重的状况。 劳动条件恶劣 高强度的劳作 妇女和童工 破旧的贫民窟 成了贫穷、疾病和犯罪之地。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目的: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 方式:进行了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力的多种形式的斗争。 代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①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手段 ②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 ③由追求经济利益(自发)到追求政治权利(自觉) ④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⑤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达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特点: 意义: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教训: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3、理论基础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主张:①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②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局限性:没有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 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途径。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黑格尔 费尔巴哈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批判继承 欧文 傅立叶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4.个人努力:马克思和恩格斯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1843主编德法年鉴 1844马恩合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恩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德意志工人协会” 1844恩格斯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842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 马恩加入“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 1848年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殖民扩张 海外贸易 圈地运动 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等优秀思想成果 个人努力:马、恩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诞生标志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共产党宣言》 1848年在共产主义者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