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3088

【创新实验】4.2水的蒸发和凝结 说课课件+素材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4次 大小:3264802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创新,实验,蒸发,凝结,课件,素材
    (课件网) 水的蒸发和凝结 新教科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 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等文件中指出: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有机融合。 一、 二、 实验方法设计与实验创新 三、 实验内容、教学过程与效果评价 实验教材与教学目标 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教育科学-出卷网-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的蒸发和凝结 一、实验教材与教学目标 核心概念: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学业要求: 会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热传递规律作出推测,设计实验,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一)教材分析: 实验1: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实验2: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一)教材分析: 1.已经构建水的三态变化概念 2.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01 02 03 04 知道水在吸收(放出)一定热量后,发生形态变化,理解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所得数据,归纳出物态变化的温度和热量规律。 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制定实验计划,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探究活动。 能以数据为依据做出独立的判断,在实验探究中明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三)教学目标: 设计实验,开展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记录并分析数据和现象,理解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教学难点 (四)重难点: 用酒精灯加热不均匀、效率低 手持温度计测量误差大,且不利于观察、记录、数据分析 二、实验方法设计与实验创新 (一)原实验分析: 局限性: 1.水蒸发快慢难直观体现 2.难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无法连续性对比 (一)原实验分析: 1、基于单片机自制教具: (二)创新实验: 温度传感器 紧急停止按钮 去皮按钮 数据处理器 单片机主板 重量传感器 电热板 测试区1 测试区2 2、使用图形化软件与学生合作编写程序: 3、实验准备: 自制教具、电脑或平板、烧杯、水、食盐、冰块、抹布、勺子 讨论交流生活中的水蒸发、水蒸气凝结现象,引出下一步探究问题 学生做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提出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完成课本实验,提出实验时遇到的问题 1.引出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三、实验内容、教学过程与效果评价 (一)教学设计 学生根据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尝试改进实验 运用自制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总结经验 2.运用自制实验装置及程序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 将实验数据投屏、收集、整理 (一)教学设计 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慢。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 结论: 实验1: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实验2: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二)实验创新点:自制实验装置及程序 1.选用电加热板替代酒精灯,可以实现均匀加热,减小实验误差 两个加热板均可调节温度,可以进一步研究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情况 加热均匀 2.使用温度、重量传感器,精确度高,减小误差 温度传感器 精确度达0.1℃ 重量传感器与加热板一体化,同时加热与称重 (二)实验创新点:自制实验装置及程序 3.设计去皮按钮,进一步减小误差 绿色去皮按钮 去除烧杯重量,实验更精准 紧急停止按钮 保护学生安全 (二)实验创新点:自制实验装置及程序 4.复式折线图程序设计,学生更易理解,加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质量与温度同时监测 实时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