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3474

39 综合质量评价(二) 语文 八年级上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32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综合,质量,评价,语文,八年级
  • cover
综合质量评价(二)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9分)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得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   成为佳肴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园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擎着(qíng) 汇聚 坦荡如坻 B.羞涩(sè) 含蓄 兴高彩烈 C.吹拂 婆娑 浩浩汤汤(shāng) D.酝酿 弥散(sǎn) 落英缤纷 解析:A项,“坻”应为“砥”;B项,“彩”应为“采”;D项,“散”应读“sàn”。 2.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也 风骚 无人问津 C.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也 风韵 置之不理 解析:“却”表转折关系,“也”表并列关系。“开得泼泼洒洒”与“香得羞涩而含蓄”表转折关系,故“却”符合语境。“风韵”指风度神韵(多用于女子),也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也指妇女举止轻佻。结合“东洋式雅致”分析,“风韵”符合语境。“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结合“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分析,“无人问津”符合语境。 3.依次在文段中对应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 D ) A.;——— : 、  B.。 :——— 、 C., ; :——— D.;  :——— , 解析:“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与“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为并列分句,分句中已有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表示提示下文,用冒号;“为人们奉献”指“成为佳肴,成为良药”,故“为人们奉献”后应用破折号,表解释说明;“成为佳肴”与“成为良药”表示并列关系的短语,中间用逗号。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 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 C.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 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 解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5.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 《列子》一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均出自其中。 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梁甫行》是一首慷慨激愤的诗篇。 C.“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这八个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勃、曾巩。 D.《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牧并称“李杜”。 解析:B项,《梁甫行》的作者是曹植;C项,“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文学家,没有王勃;D项,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不是杜牧。 6.默写。(7分) (1) 入则无法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