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4588

1 消息二则 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82344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消息,二则,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1.厘清消息结构。 2.提取新闻要素。 3.比较新闻体裁特点。 4.品味新闻语言。 5.体会作者的态度、立场。 第一单元 毛泽东 消息二则 情 境 导 入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新闻呢? 情 境 导 入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他人的传话)新闻缩短了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国内外的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一起重温那段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的硝烟岁月,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厘清写作思路,品味本文语言准确、凝练 及情感鲜明的特点,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2.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3.培养学生关注实事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新闻相关知识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 广义 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狭义 新闻关知识 生字词 溃退 泄气 督战 要塞 摧拉枯朽 锐不可当 荻港 kuì xiè dū sài xiǔ dāng dí wú( )湖 芜 jiān( )灭 歼 新 课 探 究 知识卡片1:何为消息 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我们平常说的消息一般都是指新闻。 报道事情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传播新近事实。 梳理内容,明确体裁 任务一 精准把握内容是播报新闻前的必备功课。在开始播报前,我们需要先总览新闻内容,梳理新闻的层次。 要求:请阅读3-5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注释①说本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又说“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那么,“新闻”和“消息”是一个概念吗? 【明确】不是。消息,是新闻(广义)体裁的一种,还有其他的新闻体裁,如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 导语 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 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背景 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 是新闻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标题 引题、正题、副题 知识卡片2:新闻的结构 梳理内容,明确体裁 任务一 自读课文:在旁批的帮助下,你能轻松找到这则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吗?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电头 导语 正文 结语 背景 结构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是与消息相关的历史状况或事物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放在主体部分,也可放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梳理内容,明确体裁 (3)标题、导语和主体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它们有什么不同?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导语:概括性比较强。 主体:具体。 第一句:交代渡江战斗打响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句:叙述国共两军交战后,国民党溃不成军的情形。 第三句:人民解放军渡江的壮烈场面和战斗向纵深发展的情况。 第四句: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