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5993

17 猫 第1课时 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491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时,课件,语文,七年级,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单 元 概 述 语文要素: 1.积累字词、文学常识和优美语句; 2.学会默读,学会摘抄,学会筛选重要信息; 3.学习寓情于描写之中的写法; 4.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写作要求: 1.借助课文,理解立意的重要性; 2.学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3.学会通过小事、场景、物品来表达情感和思考。 第五单元 猫 郑振铎 猫 郑振铎 第一课时 情 境 导 入 脚穿钉鞋走无声, 不爱吃素爱吃腥。 白天无事打瞌睡, 半夜觅食不点灯。 头像老虎不是虎, 脚穿软鞋捉老鼠。 夜里眼睛圆又大, 说话好像小娃娃 。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3.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 学 习 目 标 文化文学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文学“是人生的镜子”,主张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受“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已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文章,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写 作 背 景 基础知识 污涩( )   红绫( )    怅然( ) 诅骂( ) 蜷伏( ) 怂恿( ) 惩戒( ) 相称( ) 郁闷( ) sè líng chàng zǔ quán sǒng yǒng chéng chèn yù 基础知识 多音字 tí(提高) 提 dī(提防) 提: 语境记忆法:我们要提(tí)高警惕,时刻提(dī)防着敌人的进攻。 形近字 蜷(quán)(蜷伏) 倦(juàn)(倦怠) 诅(zǔ)(诅咒) 狙(jū)(狙击) 沮(jǔ)(沮丧) 基础知识 1. 逗(dòu):引逗。 2. 缕(lǚ):线;一条一条,详详细细;量词,用于细长而软的东西。 3. 倚(yǐ):靠着。 4. 妄(wànɡ):荒谬不合理;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 5. 消耗(xiāo hào):(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基础知识 6. 忧郁(yōu yù):忧伤愁闷。 7. 懒惰(lǎn duò):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8. 怂恿(sǒnɡ yǒnɡ):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9. 安详(ān xiánɡ):从容不迫;稳重。 10. 乞丐(qǐ ɡài):靠向人要饭要钱过活的人。 11. 预警(yù jǐnɡ):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基础知识 12. 怅然(chànɡ rán):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13. 蜷伏(quán fú):弯着身体卧着。 14. 叮嘱(dīnɡ zhǔ):再三嘱咐。 15. 惩戒(chénɡ jiè):通过处罚来警戒。 16. 悲楚(bēi chǔ):悲伤凄楚;悲苦。 17. 断语(duàn yǔ):断定的话;结论。 基础知识 18. 冤枉(yuān wǎnɡ):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应有的罪名。②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 19. 虐待(nuè dài):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20. 畏罪潜逃(wèi zuì qián táo):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初步感知 新 课 探 究 三只猫分别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的语句,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初步感知 新 课 探 究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流浪猫 外形 从舅舅家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不好看,“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初步感知 新 课 探 究 性情 更有趣,更活泼。会爬树,捉老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在那里晒太阳” 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