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6510

24 课时分层训练(十九) 20 苏州园林 语文 八年级上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47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时,分层,训练,十九,苏州园林,语文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十九)  苏州园林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鉴赏(jiàn)     藤萝(ténɡ)  丘壑(hè) 亭台(tínɡ) B.重峦(luán) 叠嶂(zhànɡ) 模样(mú) 对称(chèn) C.镂空(lóu) 池沼(zhǎo) 依傍(bànɡ) 回廊(lánɡ) D.蔓延(màn) 印象(yìn) 轩榭(xiè) 松柏(bǎi) 解析:“镂”应读“l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败笔 芭蕉 玲珑 盘屈嶙峋 B.堆叠 闲适 映衬 别俱匠心 C.简朴 阅厉 彩绘 珠光宝气 D.蔷薇 工细 雷同 明艳照眼 解析:A项,“屈”应为“曲”;B项,“俱”应为“具”;C项,“厉”应为“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B.设计师们自出心裁,设计的服装异彩纷呈,富有时代特色。 C.农民种庄稼也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 D.校园里的松柏修剪得俯仰生姿、整齐划一,像一排排士兵坚守阵地。 解析:“俯仰生姿”指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与“整齐划一”的意思相反,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中国古代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囿”,至今大约有2 000余年的历史。 B.中国园林南北风格不一,南方多为清秀婉约,北方多为宏伟壮丽。 C.中国园林中,颐和园成为布局完整、建筑完好的造园特色。 D.通过阅读《苏州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的创造力。 解析:A项,语义重复,应删去“大约”或“余”;C项,搭配不当,应把“成为”改为“具有”;D项,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让”。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B.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点。 C.课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D.课文在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时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 解析:应为“由主要到次要”。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打比方、作比较 ) (2)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引用 ) (3)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比较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紫禁城里的一味“猛药” 周 乾 ①紫禁城建成至今已有600年,其数量庞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历经无数风雨而保存完好,离不开我国古代工匠科学的营建方法,而白矾的科学运用则为其中之一。白矾别名明矾、矾石、羽涅、羽泽、理石、白君等,由硫酸铝钾类矿物明矾石加工提炼而成。紫禁城在营建过程中,在基础、瓦石、彩画、裱糊等工程中巧妙地掺入了白矾,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②紫禁城建立在元代皇宫遗址上,其基础做法特征为:原有地基被全部挖去,然后重新由人工回填基础,即一层三七灰土(生石灰与黄土的质量比为3∶7)和一层碎砖,反复交替。其中,灰土层主要由灰土、糯米和白矾组成,一般将煮好的糯米汁掺上水和白矾以后,泼洒在打好的灰土上。糯米和白矾的用量为:每平方丈(10.24平方米)用糯米225克,白矾18.75克。紫禁城古建筑在600年里历经了数百次地震而保存完好,基础的稳固作用是重要前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明矾掺入灰土中后,形成钙矾石,其固相体积膨胀对糯米灰浆的干燥收缩起了一定补偿作用,因而有利于提高灰土的抗压强度、耐水性能和耐冻融性能。 ③紫禁城古建筑的台基、栏板、御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