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七年级 上 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有理数的运算 第2章 “二”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板书设计 06 目录 07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发展抽象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强化运算能力。 新知导入 问题:假设一张厚度为 0.09 mm的纸能够无限次对折,那么对折多少次后,其厚度将超过你的身高? 新知讲解 如图,一正方形的边长为5 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平方厘米. 一正方体的棱长为5 cm,则它的体积为_____立方厘米. 5 5 5 5 5 5×5 5×5×5 记作:52 读作:5的平方(5的二次方) 5×5=52=25 记作:53 读作:5的立方(5的三次方) 5×5×5=53=125 新知讲解 类似地,5×5×5×5记作_____; 5×5×5 ×5×5记作_____; 记作_____ . 5×5× ×5 n个5 54 55 5n a×a记作_____; a×a×a记作_____; 记作_____. a×a ×… ×a ×a n个a a2 a3 an 新知讲解 一般地,在数学上我们把n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的积记作an,即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在an中,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 an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 a×a ×… ×a ×a n个a a n 底数 指数 幂 新知讲解 一般地,在数学上我们把n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的积记作an,即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例如,5就是 51,指数 1通常省略不写。二次方也叫作平方,三次方也叫作立方。 a×a ×… ×a ×a n个a a n 底数 指数 幂 新知讲解 做一做: 1.(口答)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 (1)(-6)×(-6) ×(-6); (2) ; 写为 ,底数是 ,指数是4; 写为(-6)3,底数是-6,指数是3; 2.把 写成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 解: . 3.把 写成幂的形式. 解:写为(-2)10,底数是-2,指数是10. 幂的底数是 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 新知讲解 例1 计算: (1)( 3)2 (2)1.53 (3)4 (4)( 1)11 解:(1) (2) (3) (4) 新知讲解 思考:幂的符号与指数有怎样的关系? (-3)4 (-5)3 (-1)5 (-1)6 = 81 = -125 = -1 = 1 幂的奇/偶 结果 偶数 正数 奇数 负数 奇数 负数 偶数 正数 新知讲解 幂的符号与指数的关系: 符号 规律 负数 正数 0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新知讲解 做一做: 计算: 102 103 104 105 (1) 0.12 0.13 0.14 0.15 (2) =100 =1000 =10000 =100000 =0.01 =0.001 =0.0001 =0.00001 观察上述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10n,1后面有n个“0”; (2)0.1n,1前面有n个“0”(包括小数点前的1个“0”); 新知讲解 例2 计算: (1) (2)3× (3) (4)8÷ 解:(1)=-(3×3)=-9; (2)3×=3×8=24; (3) =63=216; (4)8÷=8÷(-8)=-1。 新知讲解 总结 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 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 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新知讲解 想一想:-32 与(-3)2 有什么区别? -32 的意义是 32 的相反数, (-3)2 的意义是 -3 的二次方, -32 和 (-3)2 的意义不一样. -32 = -(3×3) = -9, (-3)2 = (-3)×(-3) = 9, -32 与(-3)2 的结果不一样. 课堂练习 1. 的底数、指数分别是( ) A.2、2 B.2、3 C.、2 D. 、3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D ) A. -32=9 B. 102=20 C. = D. (-2)4=16 3.下列算式中,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 A. B. C. D. B D C 课堂练习 4.计算: (1) ;(2) ..........>.... 解:(1)原式 ; (2)原式 . 课堂练习 5.若,求 的值. 解:根据任何数的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