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愚公移山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穷匮(kuì) 万仞(rèn) 箕畚(jī) B.冀州(jì) 豫南(yù) 荷担(hè) C.魁父(kuí) 孀妻(shuāng) 亡以应(wú) D.陇断(lǒng) 始龀(chèn) 一厝朔东(x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往之女家。 D.曾不若孀妻弱子。 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且焉置土石 有子存焉 C.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D.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 4.某班开展《愚公移山》课本剧表演活动。下列有关人物的台词及舞台说明节选自同学改写的剧本,其中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 A.愚公(商量中带着坚定)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B.愚公妻(疑惑中带着不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C.愚公家人(纷纷表示赞同)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D.智叟(笑中带着讥讽)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某班开展《愚公移山》课本剧表演活动。下列有关人物的台词及舞台说明节选自同学改写的剧本,其中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 A.愚公 (目光灼灼地看着围坐于前的家人)我要求你们用尽全力铲除前面的大山,使道路南北通畅,你们一定要做到! B.妻子 (关心、疑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拿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C.遗男 (兴奋地蹦跳上前)爷爷,爷爷,我也要来挖山! D.智叟 (笑着,睨而视之)以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能毁得了山上的一棵草木吗? 二、填空题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自非亭午夜分( ) ②晓雾将歇( )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④何苦而不平( ) 7.完成表格。 古义 今义 方七百里 方: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 寒暑易节 易: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何苦而不平 何苦: 8.本文选自 ,作者 ,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A.《列子 汤问》 B.《庄子·逍遥游》 C.列子 D.庄子 9.文中人物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根据相关语句,简要分析他们的态度,完成表格。 人物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愚公家人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妻子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孀妻遗男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智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操蛇之神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天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10.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三、语言表达 11.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面临着一场生存的挑战。干旱缺水,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但他们却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也被誉为具有当代愚公移山精神的伟大工程。小安同学迫切想把这种精神介绍给游客朋友,请你结合我们所学的《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帮她阐述红旗渠精神。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愚公移山》《列子》理解性默写。 (1)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 。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 (3)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 。 (4)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 , 。 (5)愚公移山的信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