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有理数的加法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上册 -出卷网-: 北京-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4年9月 教学目标 通过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运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知识回顾: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加法,比如:2+3,1.1+3.2, 3/5+1/4,2+0,0+0 这样的———正数+正数,正数+0,0+0的加法运算。 2.引入新课:那在学习了负数之后,加法还会有哪些情况呢?还会有负数与负数,负数与正数,负数与0这样的加法计算,也就是说我们的加法运算已经扩展到了有理数的范围。 二、数形结合,探究新知 1.同号两数相加 (1)正数+正数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一只小狗做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如果小狗先向右行走2米,再继续向右行走1米,那两次行走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我们用数轴来表示小狗的运动过程,这里以原点作为运动的起点,观察小狗的运动结果。(PPT演示) 结果为第一次运动与第二次运动的累计,用算式表示:(+2)+(+1)= +3。 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两次运动都向左运动,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负数+负数 我们带着疑问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2米,再继续向左行走1米,那两次行走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我们可以用刚才一样的办法,用数轴来表示运动过程。(PPT演示) 用算式表示:(﹣2)+(﹣1)= ﹣3 (3)探究同号两数相加的规律 观察刚才两个问题转化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先观察加数我们发现是正数与正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加数符号为同号。 那它们的和又有什么特点呢?正数与正数相加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加得为负———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 数值呢?2+1=3———和的数值是把加数的绝对值相加。 小结: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三、自主思考,类比探究 1.绝对值不同的异号两数相加 (1)探究: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 3 米,再回头向右行走 2 米,那么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PPT演示) 列出算式(﹣3 )+ (+ 2 ) 通过观察数轴,得出得数(﹣3 )+ (+ 2 )=﹣1 (2)探究: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 2 米,再回头向右行走 3 米,那么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PPT演示) 同理列出算式(﹣2) + ( + 3 ) = 1 探究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规律 把两个算式放在一起观察 按照之前的方法先观察加数———加数的符号为异号。 再观察和的符号,(﹣1)与(﹣3)符号相同,(﹢1)与(﹢3)符号相同———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和的数值,3-2=1———和的数值是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小结: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再讲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 (1)探究: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2米,再继续向右行走2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我们很快能列出算式:(﹣2)+(﹢2)= 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可是﹣2与﹢2绝对值谁大呢?很明显刚刚的结论不能解决这题。(PPT演示) 通过观察数轴,我们发现小狗两次行走的终点也就是原点,得出得数为0。 也就是说绝对值相同的异号两数———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为0。 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观察三个式子,我们发现异号两数相加分两种情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