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8402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3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7152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1.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情感. 2.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抒发的不平之气,正确认识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学习目标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郭沫若曾做过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中,有170首写到饮酒。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志破灭后最大的安慰。但自始至终,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用世之心的体现。 李白与酒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 与 李 白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将进酒》是李白被“赐金放还”八年后(752年)所作,即安史之乱前两三年光景。 写作背景 将:请、愿。《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 进酒:饮酒。 《将进酒》原为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用旧题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解读诗题 李白劝岑夫子和丹丘生。 “人生得意须尽欢”———恰逢知己 “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 “将进酒,杯莫停”———喝得快 整体感知 1.谁劝谁喝酒? 2.为何喝酒(原因、目的、意义)? 3.怎样喝酒?[数量、速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你找出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词。 愤激 狂放 将进酒 品 酒中有“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0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流水”意象: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搜集“流水”意象的诗句,分析其常表现的主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 ①“悲白发”,对着明镜悲叹自己早生白发,慨叹功业未成,人生苦短。 ②“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极言人生短暂。 悲 文本剖析 ①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前一个“君不见'强调黄河入海的自然永恒,后一个“君不见”突出了青丝变白的人生短暂,在对比中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 ②为抒发悲愁之情蓄势。运用比兴手法,引起诗人“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运用长句,形成豪迈的气势,开篇见意,领起全诗内容。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呼告的第二人称引起读者注意,亲切,代入感强。两个“君不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