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1348

阶段素养测评(1) 范围 第一课 第二课(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10-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705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阶段,高中,中国特色,必修,编版,统编
    阶段素养测评(一) 1.B [解析] 原始社会氏族内部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氏族成员地位是平等的,A排除。“天地玄黄,我从哪里来 站在布满鸟踪兽迹的莽原上,砌石成器,薪火承递,人猿揖别,血脉沧桑”说明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发展,人猿揖别使古猿变成人,B正确。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城市才出现,C排除。原始农业的出现,体现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变化,D排除。 2.A [解析] 在距今7500余年的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为寻找中国更早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由此可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处于新石器时代,生产力进步,出现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人类的先民们有了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①③符合题意。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②不符合题意。在奴隶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出现分工,④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 在奴隶社会,劳动成果全部属于剥削者,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①排除。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②③符合题意。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只在奴隶社会存在,④排除。 4.C [解析] 该敦煌文书中登记了一户要交纳租税的“课户”,这户人家依《田令》拥有土地87亩,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表明该时期属于封建社会,农户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自主劳动,农户的劳动成果大部分以地租的形式交给地主占有,除交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③符合题意。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不是全部土地,①不选。“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进步大”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属于生产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5.C [解析]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调整生产关系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发展,①排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关系”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终将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②④正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很难一直适合其生产力状况。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不适合生产力状况,③排除。 6.C [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工人罢工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①排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会不断地剥削工人,工人罢工的总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②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工人罢工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一种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冲突的具体体现,③正确。工人罢工是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方式,但不是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重要途径,要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关系,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④排除。故本题选C。 7.B [解析] “莫尔立足欧洲,特别是英国的社会和经济事实,对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并设计了公有的社会制度”,可知莫尔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①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莫尔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②不符合题意。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缺乏实践基础和可操作性,没有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