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等比数列 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新课程标准]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 2.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并应用. 3.通过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通过对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第一课时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概念 (一)教材梳理填空 1.等比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显然q≠0). 2.等比中项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此时,G2=ab.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1)等比数列中至少含有三项.( ) (2)等比数列每相邻两项的比都相同.( ) (3)等比数列的首项不能为零,但公比可以为零.( ) (4)任何两个数都有等比中项.( ) (5)若G2=ab,则G一定是a,b的等比中项.(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是( ) A.2,22,3×22,… B.,,,… C.s-1,(s-1)2,(s-1)3,… D.0,0,0,… 解析:选B A、C、D不是等比数列,A中不满足定义,C、D中项可为0,不符合定义. 3.2+和2-的等比中项是( ) A.1 B.-1 C.±1 D.2 答案:C 4.若数列x,x2,x3,x4,…为等比数列,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答案:x≠0 知识点二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教材梳理填空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0),则通项公式为an=a1qn-1.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1)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1,公比为2,则an=2n-1.( ) (2)数列a,a3,a5,a7,…的通项公式为an=a2n-1.( ) 答案:(1)√ (2)× 2.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32,公比q=-,则a6=( ) A.1 B.-1 C.2 D. 答案:B 3.在等比数列{an}中,a3=2,a6=16,则数列{an}的公比是( ) A.-2 B. C.2 D.4 答案:C 题型一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透用活] [典例1] 在等比数列{an}中, (1)a4=2,a7=8,求an; (2)a2+a5=18,a3+a6=9,an=1,求n. [解] 设首项为a1,公比为q. (1)法一:因为所以 由得q3=4,从而q=,而a1q3=2, 于是a1==,所以an=a1qn-1=2. 法二:因为a7=a4q3,所以q3=4,q=. 所以an=a4qn-4=2·()n-4=2. (2)法一:因为 由得q=,从而a1=32. 又an=1,所以32×n-1=1, 即26-n=20,所以n=6. 法二:因为a3+a6=q(a2+a5),所以q=. 由a1q+a1q4=18,知a1=32. 由an=a1qn-1=1,知n=6.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1)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1,q的方程组,求出a1,q后再求an,这是常规方法. (2)充分利用各项之间的关系,直接求出q后,再求a1,最后求an,这种方法带有一定的技巧性,能简化运算. [对点练清] 1.若{an}为等比数列,且2a4=a6-a5,则公比是( ) A.0 B.1或-2 C.-1或2 D.-1或-2 解析:选C 设首项为a1,公比为q,显然a1q≠0.由已知得2a1q3=a1q5-a1q4,即2=q2-q,解得q=-1或q=2. 2.在首项a1=1,公比q=2的等比数列{an}中,当an=64时,项数n等于( ) A.4 B.5 C.6 D.7 解析:选D 因为an=a1qn-1,所以1×2n-1=64,即2n-1=26,得n-1=6,解得n=7. 题型二 等比中项及应用 [学透用活] [典例2] 等比数列{an}的前三项之和为168,a2-a5=42,求a5与a7的等比中项. [解] 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 因为a2-a5=42,所以q≠1, 由已知得 即 因为1-q3=(1-q)(1+q+q2), 所以由②除以①,得q(1-q)=. 所以q=.所以a1==96. 设G是a5,a7的等比中项, 则G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