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76759
14 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53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诗词
,
三首
,
教学设计
,
-2025-2026
,
学年
,
统编
14 诗词三首 1.了解诗词及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情感,熟读成诵。 3.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讲解法;3.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代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这些经典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还能获得思想的启迪和美感的陶冶。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词的世界,共同领略诗词穿越时空的魅力!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有《李太白集》传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留下《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2.背景链接 《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免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二)研读赏析《行路难》(其一)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状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感情的? 前四句写嗜酒如命的诗人竟在朋友的饯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诗人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2.诗人并未渡河登山,却写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用意是什么呢? 这两句说明了诗人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前一句化用了姜尚八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后一句化用了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的典故。诗人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自己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自己过去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明诗人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说明了诗人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三)研读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多少艰辛;“二十三年”概写自己被贬的时间之长,“弃置身”三个字,点明被放逐。首联写了诗人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向秀作赋和王质烂柯的典故。前一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后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教案(2025-10-02)
第一单元 变化着的社会(单元测试·基础卷)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2025-10-02)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10-01)
4《海燕》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10-01)
1 春(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45张PPT)(2025-10-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