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8039

第17课 猫 课时练02(含答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367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7课,课时,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统编版(2024)7年级上册 《猫》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失踪(zōng)  似的(sì)   颈下(jǐnɡ)  娱乐(yú) B.污涩(sè) 叮嘱(zhǔ) 红绫(líng) 怅然(chàng) C.怂恿(sǒng) 屋脊(jí) 懒惰(duò) 凝望(níng) D.蜷伏(quán) 活泼(pō) 郁闷(yù) 惩戒(chě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规途的。 B. 我心里也感到一缕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拌的小侣。 C. 冬天的早晨,门口卷伏着一只可怜的小猫。 D. 那只花的猫,对于这一对小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老师关切地叮嘱我们天气冷了,要多穿点衣服,免得受凉了。 B. 在反腐高压下,一些贪官纷纷畏罪潜逃 ,但最终还是被抓获归案。 C. 小区内的电梯频出故障,居民们终日提心吊胆。 D. 他们两个是同桌,不仅学习都很好,而且彼此谦恭有礼,真可谓针尖对麦芒。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感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B.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艰辛,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 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因为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很多家庭都养它。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B.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6..给下面的句子进行排序,将排好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捕杀技术精湛的老狮子埋伏在灌木丛中,而年轻的狮子则隐藏在捕猎圈的外围,装扮成石头。 ②狮子是团体合作的动物,它们会在捕杀猎物时分工合作。 ③事先埋伏好的老狮子立刻展开全面攻击,突然间伏兵四起,猎物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做了“刀下鬼”。 ④这样,路过的动物几次都没受到危害,其余的动物就会以为没有危险,对此放松警惕。 ⑤当猎物靠近捕杀圈子后,蜷缩的年轻狮子就会伸展身子,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猎物赶进捕猎圈。 正确的顺序是:        (只填序号) 7. 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描写)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 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记叙) D.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记叙)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B.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C.本文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细腻而浓郁的感情。第一次养猫时,我“微笑着”看,得知小猫死讯时,“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D.在“芙蓉鸟事件”中,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暴怒武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心情打下了基础,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中心。 9.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被误解的凄凉。 10.世间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某班开展了以“关爱生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