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2课 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知道:知道绘画、雕塑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点,了解各种表现形式在传达主题情感思想方面的独特作用。 2.理解: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是为作品情感服务的。 3.能做: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和交流,对绘画、雕塑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 教学重点:造型元素的理解,形式原理的运用。 教学难点:从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对作品进行艺术鉴赏。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课前考一考大家,我们以“遵义会议”为题来进行一组革命历史知识竞赛。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通过竞赛,不仅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知识,也知道了它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影响。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2课 表现形式 通过艺术进行交流的表达方式 看图总结,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有哪些?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由点、线、面、色彩、空间等造型元素,以及重复、对比、均衡等形式原理构成。 点 线 面 色彩 空间 重复 美术作品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与风格特点。常见的美术表现形式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 了解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综合运用 任务一: 地道战(油画) 1951年 罗工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尝试从点、线、面、色彩、空间等造型元素分析作品运用到了哪些艺术语言? 主要内容:《地道战》的场景被设置在晦暗狭小的牛棚里,但战斗者的身姿饱满,展现出必胜的坚定意志。这幅画作将西方油画在写实中求神韵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协议中求神韵两种特点相结合,创作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个人色彩的油画艺术语言。 艺术特点:作品情节主动,形象鲜明,两个女游击队员在地道口翛然跃出,一间极其普通的牲口房成为战斗的舞台。典型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以及平原游击队生龙活虎的气概。作品的构图赋予戏剧性,人物得到恰当的安排,他们静悄悄地,但又是异常活跃地,节奏稍带紧张,然而充满信心,和主题思想十分切合的。 历史意义:对于老一代的艺术家来说,他们亲身经历过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画面中倾注了自己大量的热情,画面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 时代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同年11月,日军调集超过两万兵力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起全面进攻,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占领拥有丰富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冀中平原,为此日寇对冀中平原进行了规模空前、手段残忍的大扫荡。面对凶残的敌人,守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在人数上都处于劣势,身处劣势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因地制宜,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战斗方式--地道战。1951年,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创举,创作了油画《地道战》,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 画面左上角,一位在梯子上观望的战士与下面的人物互动十分生动 画家还巧妙地运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觉方向及体态动作拓展了画面的空间。 为了表达正义的信念,画家将画面处理为柔和的暖色调,天窗投射的光线及身穿红衣的女子,洋溢着温暖的感觉,展现出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 这幅画并不是刻意地渲染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非常接地气地、非常乐观地去讲述和描绘这样一种地道战的智慧。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在 作品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 作品以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