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9650

9.2.4 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9-3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196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9.2.4,第二,必修,人教,数学,高一
  • cover
9.2.4 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导学案42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参数(标准差、方差、极差).2.理解离散程度参数的统计含义. 【导学】 学习目标一 方差、标准差  师问:有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 8 7 9 5 4 9 10 7 4 乙:9 5 7 8 7 6 8 6 7 7 对于甲、乙的射击成绩,除了画出频率分布条形图比较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说明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生答: 例1 甲、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 cm的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件测量,数据为 甲:99 100 98 100 100 103 乙:99 100 102 99 100 100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总结:研究两个样本的波动情况或比较它们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好坏的这类题,先求平均数, 比较一下哪一个更接近标准,若平均数相等,则再比较两个样本方差的大小来作出判断. 跟踪训练1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掷5次骰子并记录点数,方差最大的是(  ) 甲:4 5 4 5 5 乙:4 2 3 4 3 丙:2 3 2 3 4 丁:6 1 2 6 1 A.甲   B.乙   C.丙   D.丁 学习目标二 方差、标准差与统计图表的综合应用 例2 甲,乙两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两组数据采用相同的分组方法,用和分别表示甲、乙的平均数分别表示甲、乙的方差,则(  ) A. B. C.< D.> 总结:(1)根据统计图表中所提供的数据与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其数值, 然后比较大小. (2)若统计图表中没有反映出具体的数据或计算较为繁琐,可根据统计图表所反映的数据的波动性大小来比较大小. 跟踪训练2 (多选)甲、乙二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每次中靶环数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环数的平均数看,甲、乙二人射击水平相当 B.从环数的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稳定 C.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频数看,乙的成绩更好 D.从二人命中环数的走势看,甲更有潜力 学习目标三 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差 例3 在一个文艺比赛中,8名专业人士和12名观众代表各组成一个评判小组,给参赛选手打分. 在给某选手的打分中,专业人士打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7.4和3.7,观众代表打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56.2和11.8,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这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跟踪训练3 三人相约晚上一起点某餐厅外卖,他们分别在A,B,C平台上查到该餐厅的评分情况.A有20人评价,评分的平均分是6分,方差是1.B有30人评价,评分的平均分是7分,方差为0.5.C有50人评价,评分的平均分为5分,方差为1.5,那么该餐厅总的得分方差是(  ) A.1 B.1.45 C.2 D.1.86 【导练】 1.下列数字特征不能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波动情况的是(  ) A.极差 B.平均数 C.方差 D.标准差 2.甲、乙两名同学参加了一次篮球比赛的全部7场比赛,平均每场得分都是16分,标准差分别为3.5和4.62,则甲、乙两名同学在这次篮球比赛中,发挥更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相同 D.不能确定 3.某校为调查高一年级的某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情况,随机调查高一年级甲班1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90,方差为3,乙班15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85,方差为5,则这25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87,10.2 B.85,10.2 C.87,10 D.85,10 4.某人任意统计5次上班步行到单位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8,12,10,11,9.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为_____. 【导思】 立定跳远是高中生体能测试的项目之一.对某同学在11月和12月立定跳远练习成绩(单位:米)统计如下: 11月 2.30 2.25 2.34 2.30 2.22 2.36 2.38 2.33 12月 2.40 2.33 2.38 2.43 2.41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