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0662

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5186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林为民 教学目标 1.鉴赏人物刻画的手法,学习写作人物通讯。 2.梳理文章脉络,概括张秉贵的相关事迹以及精神品质。 3.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 4.感悟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一、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林为民,原名林义旻,是中国台湾“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林家一贯秉持“家国同构,国比家大”的家训,个人利益永远服从国家利益,家族成员曾在关键时刻将家产和生命都贡献给革命事业。林为民频繁往来于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为弘扬“雾峰林家”的爱国精神、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而四处奔走。 林为民的理想本是一个考古学者,最后服从国家的派遣,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是一位资深记者。 【背景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张秉贵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张秉贵 他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树起我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北京,传统的“燕京八景”名扬天下,而他的售货艺术被人们誉为“燕京第九景”,他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8 年9 月17 日,张秉贵塑像在百货大楼门前落成。陈云同志亲笔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正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糖果柜台 工作的张秉贵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理基础 1.记字音 xī ǎi nì pǐ qiàng bàng 2.识字形 ǎi 和蔼 ǎi 雾霭 bàng 过磅 pāng 滂沱 jué 掘进 jué 崛起 chè 彻底 qī 沏茶 3.辨词义 (1)传颂·传诵 [辨词] “传颂”侧重“颂”,传播颂扬。“传诵”侧重“诵”,指辗转传播诵读。 [选词] ①这些经典文章都被广泛地_____。 ②人们_____着这个感人的英雄事迹。 (2)质问·质疑 [辨词] “质问”指诘问、责问。“质疑”指提出疑问,即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 [选词] ①韩愈敢于_____、敢于创新的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②面对父母的_____,他语无伦次地不知如何解释。 传诵 传颂 质疑 质问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①一到星期天,农贸市场上便熙熙攘攘,买卖十分兴隆。 ②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 ③志愿者的使命感驱使他们不约而同地遵守严格服务守则,绝不苟且。 ④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魔术师的精彩表演。 ⑤解放军医疗队的队员和颜悦色地接待前来就诊的病人。 ⑥大会堂里座无虚席,灯火辉煌,始终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释义] ①熙熙攘攘: ②体贴入微: ③不约而同: ④全神贯注: ⑤和颜悦色: ⑥座无虚席: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思维导图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5.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1-14):张秉贵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15—18):张秉贵思想认识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三(19—20):张秉贵精神品格的影响。 三:品析人物 探究精神 1.仔细阅读全文,了解文章记叙的张秉贵的事迹。 ①耐心热情、周到体贴 受尽压迫和凌辱 遭到兵痞暴打 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 学习糖果的营养知识 了解人们吃糖果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 爱戴和尊敬 文本研读 2.张秉贵是全文的主体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① 业务水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