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1056

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8473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宋代赵普的典故 人物背景: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虽读书不多,但深谙治国实务。 历史记载: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赵普曾对宋太宗赵光义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核心含义:赵普强调自己仅凭《论语》中的部分思想便能辅佐帝王定国安邦。 赵普此言或有自谦成分,但后世将其提炼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突显《论语》的实用价值。 孔子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作者简介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作者简介 三岁丧父 家境没落 青少年努力学习,办学收徒 中年适齐,重用被阻 天命入仕 ,官至大司寇 后被弃用,周游列国,历经艰辛 晚年归鲁, 著书教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仁”是处理伦理社会关系的原则,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 仁 礼 令自己的言行符合群体的规范要求者乃称之为“义”。 义 礼最初是指祭神的宗教仪式,后来发展到人事方面,表示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应的行为规范和仪式制度。 乐 儒家的“乐”, 包括了我们现在所说的音乐、舞蹈, 是儒家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乐”论里, 认为“乐”以人为根本出发点, 既本乎人又能成就人, 是人内在本质的艺术呈现和人类情感的一种本真释放。 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然的圣人)”“天之木铎(让上天都为之骄傲的宣扬教化的人或政教)”,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 如果没有出现像孔夫子这样的人物,那么浩瀚的历史长河将会如漫漫长夜一般,显得寂静且无趣。表达了无数儒家学子以及后来学者对孔夫子为我们华夏文化传承教育作出的伟大贡献的无限敬仰。 后世影响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 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