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课时 竹子的生长 课时目标 1.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3.在探索不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看一个奇妙的现象。 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看入迷了吧,刚刚我们看到竹子在短短一天内就长高了很多,那么你们能凭借生活经验,大胆猜猜竹子在雨季生长速度有多快呢 竹子在雨季可以达到每昼夜生长1.5米至2米,是不是特别神奇! 情境导入: 淘气对竹子的生长特别感兴趣。竹子一天就长高了这么多,它的生长确实太快了。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竹子生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天 第二天 一天不见, 它长高了0.9米。 一样高。 新知互授 竹子的生长 新知互授 淘气身高1.4米,请问竹子第二天长到多高 淘气是1.4米,第二天竹子比淘气高了0.9米,求比1.4米多0.9米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第一天 一天不见, 它长高了0.9米。 第二天 1.4 + 0.9 = ( ) 一样高。 新知互授 小组讨论: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自主探索,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分享给小组的小伙伴。 1.4米=1米4分米 0.9米=9分米 4分米+9分米=13分米 1米+1.3米=2.3米 1.4 + 0.9 = ( ) =1.3米 2.3 米 新知互授 小组讨论: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自主探索,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分享给小组的小伙伴。 1.4米=14分米 0.9米=9分米 14分米+9分米 =2.3米 =23分米 1.4 + 0.9 = ( ) 2.3 米 新知互授 小组讨论: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自主探索,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分享给小组的小伙伴。 1 . 4 0 . 9 + 3 2 米 分 米 . 从低位加起,4加9等于13,满十向个位进1,个位上1加1等于2,结果就是2.3。 1.4 + 0.9 = ( ) 2.3 米 1 小数点要对齐 新知互授 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呀 小数点对齐就是保证相同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1 . 4 0 . 9 + 3 2 . 1 新知互授 对比下这三种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相同单位相加 把米转化为分米 列竖式计算 这三种方法都是为了实现相同数位相加减,只是计算的形式和思路有所不同。 单位换算的方法是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计算 竖式计算则更简洁规范,适用于各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计算时,一定要记住将小数点对齐和满十进一哦! 1.4米=14分米 0.9米=9分米 14分米+9分米=23分米 23分米=2.3米 =2.3米 =23分米 1.4米=1米4分米 0.9米=9分米 4分米+9分米=13分米 1米+1.3米=2.3米 =1.3米 1 . 4 0 . 9 + 3 2 米 分 米 . 1 新知互授 竹子第三天长到了4米,它比第二天长高了多少米 4 - 2.3 = ( ) 1.7 米 答:它比第二天长高了1.7米。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相同单位相减 2.3米=2米3分米 4米-2米=2米 2米=20分米 20分米-3分米=17分米 17分米=1.7米 把米转化为分米 4米=40分米 2.3米=23分米 17分米=1.7米 4 . 0 2 . 3 - 7 1 米 分 米 . . 借了1米,变成10分米,用10分米减3分米等于7分米。 列竖式计算 4 0 2 3 - 7 1 . 当被减数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前一位相减要先减去借走的1,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小数点对齐哦! 新知互授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下面老师再出几道题,请同学们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哪些题是以元和角为单位的,哪些题是以米和分米为单位的? 4 . 6 3 . 7 + 3 8 元 角 . 1 2 . 9 1 4 . 3 + 2 7 米 分 米 . 1 1 角 2 5 . 3 3 . 5 - 8 1 元 . . 2 1 2 4 . 9 - 1 7 米 分 米 . .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