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下第一单元 2 燕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凑、伶”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字。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单元学习任务】 参加大自然博览会 【本课学习情境】 春日使者风采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主题回顾,激趣导入: 1.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今天的大自然博览会,邀请来了春日的使者———小燕子,它们要在博览会上大展风采。在你眼中,燕子是怎样的呢?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吗?(生自由表达) 2.在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燕子》,去亲近这春日使者。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叫叫它的名字。 任务一:字字入心,燕子初印象 1.翻开书,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这样的句式回答:这是一只( )的燕子。 2.字音都读准了吗?来为下面的生字选择正确读音。(开火车读一读,全班齐读两次) 3.本课有两个多音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读一读这两组词,想一想,该如何区分这两个读音?(表示没有约束时,念第三声;表示从聚集到分离的意思时,念第四声,“散步”一词例外,表示随便溜达,“散”字表示“排遣”)再看看第二个多音字,如何区分字音?(表示长而大的棍子时,念第一声;表示短而小的事物或用作量词时,念第三声) 4.再来看看本课要写的生字,先跟老师读两次。其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一起来看看。 ①聚集:这两个字意思相近,都表示集合,组成的词的意思也表示集合。“聚”上面是取,表声旁,下面是三个“人”演变而来。表示众人集合在一起。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一起来写一写这个“聚”字。注意下面部件的笔顺,和老师一边念一边写。 ②偶:注意最后三笔是“竖、提、点”,分开书写。倦:注意右边是两横,下面的部件是横折钩、竖弯钩。痕:病字框下面是“艮”,是它的声旁。 范写,生自由书写生字,师把控时间。 5.在朗读的过程中,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燕子?(生自由答,引导从文中提取关键词:活泼可爱、伶俐可爱。) 过渡:为了表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课文运用了诗意的语言,还配上了生动的图画。 任务二:图文对应,燕子展风采 1.课文中的插图可以分成这样三幅,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书本上快速进行序号标注,然后小组合作,为三幅插图找到对应的课文段落,并为插图取名。 2.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余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提出不同意见。 预设: 插图1:对应第5自然段,燕子休息图/燕子休憩图。 插图2:对应第4自然段,燕子横掠图/燕子掠水图。 插图3:对应第3自然段,燕子斜飞图。 3.我们回到课文,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写燕子斜飞于空中和横掠湖面,都是写它飞行时的样子;第五自然段写它在电线上休息。那么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燕子的什么方面,你也能为它们取名吗?(第一段:写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燕子在春天由南方飞来,教师小结标题:燕子春归) 过渡: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让我们把镜头拉近,先来欣赏“燕子外形图”。 4.同样是写鸟,郑振铎介绍燕子外形的顺序和《搭船的鸟》中的描写顺序有什么不同?男女分工对比读,说说发现。(燕子:从局部到整体;翠鸟:从整体到局部。) 5.这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字:“凑”。燕子明明是自然长成的,怎么说是“凑”成的?能换成“组”吗?(不能,因为“凑”字让人感觉到了燕子各个部分长得恰到好处、完美无缺,具有灵动的美感,不是生硬的组合)这个字还是要写的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两点水后面是“演奏”的“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