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2.指导学生能借助问题理解文章内容。 二、拓展资源 丛书:《荞麦》《最有意义的生活》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导入: (出示单元导读页)回顾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本单元文章篇目。 人文主题:学贵有疑 语文要素:(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 (发布单元学习任务)小记者有大本领,不管是科学实验成果报道、新闻发布会,还是家庭人物访谈录,都需要通过一个个高质量的提问和解答来寻找真相。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小记者训练营”,学会提问,开启我们的小记者成长之路吧! (出示本单元学习任务)各位小记者们本单元我们将一起完成下面六个任务。 ———任务一:采访旅行者,任务二:报道实验成果,任务三:介绍科技产品,任务四:探寻自然奥秘,任务五:追寻科技之光;任务六:家庭人物访谈录。 (出示本课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本单元的第一个小记者成长任务———采访旅行者,一起完成下面几个活动吧! 任务一:采访旅行者 回顾旧知 结合之前预习课上的内容,请你回顾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 ———这个童话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重点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给病床上的小女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安徒生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手记中写道:“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我的开满了花的花园。”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读懂五粒豆的故事,看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一:探访豌豆的神奇际遇,制作采访问题清单。 默读课文,读后整理自己的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问题清单,还可以和同桌简单地交流下。 交流汇报预设如下: 我的问题清单 1 读了这篇童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2 “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3 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怎么想的?结果怎么样呢? 4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棵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 …… 关注课后练习,发现提问角度。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后面的课后练习,说说自己的发现。 ———既可以针对文章部分内容提问,又可以针对全文提问。 小组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讨论、梳理,形成小组采访问题清单。 指导学生按照下面四个步骤整理问题清单。 轮流交流各自问题———边听边划去相同或者类似问题———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组长记录无法解决问题或新问题 小组再次梳理,将问题分开,针对全文提问的列在右边,针对课文一部分内容提问的列在左边。初步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用“√”标记出来。 交流预设: 师生共同总结,梳理提问的角度,总结出提问方法的小儿歌。 ———提问提问有奥秘,全文部分要留意。 部分提问心要细,字词句段寻踪迹。 若想针对全文提,开头结尾重点疑。 题目内容有差异,这时我们需警惕。 制作班级采访清单,参访第五粒豌豆。 班级问题清单预设如下: 活动二:解决问题,采访第五粒豆,帮小女孩写感谢信。 带着采访问题理解课文,同桌间相互合作,完成采访任务。 活动提示: (1)同桌之间合作解决采访清单上的问题。 (2)一名同学扮演小记者进行采访,一名同学扮演第五粒豌豆回答问题,进行交流展示。 (3)采访与回答时注意人称、语言的变换。 深入理解,思考第五粒豆身上的特点。 ———重点点拨: 这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分别想要什么?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课文说被青苔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